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态文化 >> 基层生活 >> 正文

老林之美

来源:    发布日期:2015年3月24日    浏览次数:

 老林的美,若非你身在其中,则无从体会。
                                        景 美
老林坐落在柞水县营盘镇朱家湾村,地处秦岭南麓,山大林密、溪流遍布、物种繁多,自古乃终南首邑、秦楚咽喉之地。为人们熟知的有牛背梁森林公园和秦楚古道等知名景点。老林以林为本、以景扬名。我们的保护站就坐落在这片宁静祥和之地。
老林保护站站址海拔1050米,辖区管护面积4060公顷,海拔2802米的保护区主峰牛背梁就位于保护站辖区内。辖区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海拔1100—2000米为松、栎类及落叶阔叶混交林带;海拔2000—2500米为中高山桦木林带,以红桦居多;海拔2500米以上为高山针叶林带,主要是冷杉和太白红杉。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羚牛、豹、林麝、黑鹳、黑熊、红腹角雉等国家Ⅰ、Ⅱ级保护动物;太白红杉、连香树、水曲柳、大叶榉等国家Ⅰ、Ⅱ保护植物,还有省级保护植物数十种。这里有茂密的原始森林、清幽的潭溪瀑布、独特的峡谷风光、罕见的石林景观,以及秦岭冷杉、杜鹃林带、高山草甸和第四纪冰川遗迹。这些特有的高山景观造就了这里少有的景观多样性与独特性。老林保护站管护的另一处核心区域则属终南山秦楚古道了,它位于横断南北的秦岭主脊之上,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造就了其特征分明的南北自然风景。漫步在高山草甸之中,南可领略如草原的恢弘,北可饱览如石林的险峻,徜徉其中呼吸吐纳则心旷神怡,神清气爽,使人久久不愿离去。
物 美
老林,因多为山地,可耕作的土地不多,自古以杂粮为主,佐以山间野菜,当地群众主要经济作物只有土豆、核桃、板栗、香菇等。可这并不影响这里的人们将这些看似简陋的食材烹调出生活的味道。
由于紧邻西安,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依托牛背梁森林公园,老林保护站周边路段沿线上先后建立起几十家“农家乐”,为典型的陕南民居特色,加之老林当地垂直型差异气候特点,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山水走势,构成了山水人皆景的美丽画卷。依山而建,星散分布在山间的民舍和休闲农庄,比较有特色的有四合院式的三道井农家小院,这个小院院南有十来间清新雅致的客房,其他三方均是标准的柞水民居——土墙大瓦房,西边的檐下成串的大蒜、辣椒,东边檐下挂着风干的腊肉、熏肠,农家味儿十足。院中的地里整齐地种着豆角、辣椒、茄子等各种蔬菜,放眼望去,一片翠绿。说到了农家乐就不能不提老林特色美食,老林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八大件、十三花、三台席等系列筵席独具农家特色,神仙豆腐、干炸小鱼、红薯丸子、洋芋粉炒腊肉、包谷酒等等不一而足。这其中腊肉是必须单拿出来详细介绍一番的。老林当地人熏制腊肉必选用新鲜猪肉,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7-15天后,用棕叶绳索串挂起来,滴干水,用柏树枝、甘蔗皮、椿树皮慢慢熏烤,或挂于烧柴火的灶头顶上,或吊于烧柴草做饭或取暧的柴火顶,熏烤六六三十六天后则大功告成。熏制好的腊肉食之油而不腻,闻之香味淳厚。腊肉从鲜肉加工、制作到存放,肉质不变,长期保持香味,有久放不坏的特点。此肉因系柏枝熏制,故夏季蚊蝇不爬,经三伏而不变质。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功能。                 
人 美
老林之地,民风敦厚,居者皆淳朴善良、勤劳能干、热情好客、诚恳待人。往前回首几年时间,因为经济落后,当地人靠山吃山,盗伐林木、偷猎狩猎的不在少数。2008年,随着盘谷山庄、森林公园的开业,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老林所属的朱家湾村近五分之一的农户都利用自己的院落房舍开办了农家乐,全村确立了以农家乐产业为主的村级经济发展目标,细化了劳动分工和耕作、加工方式。十余户家庭也开办了豆腐坊等家庭加工作坊,此举将朱家湾村年人均收入提高到万元。农家乐集群化建设和规范后,极大的改善了村民的物质生活,创造出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将都市人文明良好的生活习惯带给乡村人民,在文明接待、诚信经营等方面都有极大的转变,村民的文明礼仪素养逐步提高。还有保护站里一群常年默默奋战在一线的普普通通的保护区工作者,他们和老林这里的风景一样--美不胜收!为了守护这道山、这片林、保护站的工作人员都奉献出了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就算是顶风冒雪、露宿山野,也挡不住大家顽强乐观的信念;为了争取到保护区周边老乡的理解与支持,工作人员在社区访谈中把群众疾苦始终放在心间,换来的是老乡们发自内心的称赞。
西沟峡的树木掩映,沟深水长;大东沟的古木参天,长藤相缠;秦楚古道的群峰叠嶂,沧桑雄伟,虽洋洋洒洒数千余字,却道不尽我心目中老林之美。(老林保护站 车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