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平台
| OA办公系统入口(外网) | OA办公系统入口(政务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保护区管理  > 公众教育 > 物种介绍

遗鸥 狼

发布时间:2012/3/22 16:15:56  浏览次数:

遗鸥

       学名:Larus relictus ,别名:黑头鸥,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型水禽,体长约39—46厘米。上体灰色。头、上颈黑色,眼上下各有一半圆形白斑,颈项、腰、尾白色。初级飞羽,以白色为主,具黑斑。次级飞羽,银灰色。嘴和脚都是暗红色,前额扁平,夏季头部纯黑,就像围着一块黑色的头巾。眼睛后缘的上、下方各具一个星月型的白斑。背部、肩部为淡灰色,腰部、尾羽和下体为白色。飞翔时翅膀尖端呈黑色,而且具有白色的斑。冬季头部变为白色,只是在耳区有一个暗色的斑,甚为醒目。 

       遗鸥喜欢栖息在开阔平原和荒漠、半荒漠地带的咸水或淡水湖泊中,常成群活动,站立时头颈伸直。主要以小鱼、昆虫、水生无脊椎动物等为食。每当晴好天气的黄昏时刻,众多外出觅食的遗鸥纷纷归来,在附近水面上嬉戏、欢娱,十分喧闹壮观。繁殖期5-6月。成群营巢繁殖,5月初即见有个体开始营巢,通常营巢于荒漠和半荒漠湖中的小岛上。巢间距有时仅7厘米,巢穴之间几乎相连。每窝产卵多为2—3枚,很少有1枚和4枚。

       1931年,动物学家隆伯格所撰文中提到遗鸥是黑头鸥(地中海鸥)的一个东方地理种群,并使用了Larus relictus的学名,意为“遗落之鸥”,遗鸥从此开始被科学界认知。

       2000年9月至2001年3月,陕西省林业厅和榆林市林业局在神木县红碱淖湖沿岸发现了遗鸥,通过调查发现有上千只遗鸥在该地繁殖,从而确定了陕西红碱淖湖是遗鸥的新繁殖区。遗鸥是陕西新分布记录种,对遗鸥的保护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省内见于榆林、神木等地;国内在内蒙古西部的鄂尔多斯高原中部;国外在亚洲中部及中北部,越冬分布不详。

       学名:Canis lupus,别名:灰狼、土狼、山狗。体长约100—150厘米,尾巴长约31—51厘米,体重约28—35千克,外形似大型犬,但吻略尖长,耳直立,尾巴不卷起,毛色呈灰褐色、黄褐或棕黄色,不同分布地域毛色差异较大。

       栖息于山地、丘陵、平原、草原、荒漠等多种生境,在茂密的森林中却是少见。性机警、多疑而狡猾,常成群结队活动,也能看到独栖者。一般晨昏活动较频繁,日活动距离较远。以一切可捕到的动物为食,食性极杂,主要是一些小型的兽类如兔类和鹿类。

       每年繁殖一次,交配季节在冬末春初,孕期60天左右,每胎5—10崽。幼子在1.5—2个月后断奶,2岁左右性成熟。因在一些国家或地区濒于绝灭,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种类。

       我省主要见于佛坪、延安、陇县、商南、甘泉、宁陕等地;国内其他各省多有分步、国外广布于多个国家。(公众教育科)


上一篇:秦岭草木杂谈

下一篇:羚 牛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航天大道59号 局办公室:029-85643638(传真) 公众教育科:029-85641795
邮编:710100 电子邮箱:nblgzjy#163.com(#换成@) 陕ICP备14000680号-1
Copyright © 2008-2020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技术支持:西安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