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平台
| OA办公系统入口(外网) | OA办公系统入口(政务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保护区管理  > 公众教育 > 宣传教育

吸收利用前沿科学管理理念,促进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

发布时间:2015/9/9 11:30:53  浏览次数:

    
8月20日至26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处及神农架生物圈保护区培训基地举办的外宣工作培训,与国内二十余家保护区近40名学员一起,参与了舆情应对与公共危机应对技巧、新闻报道与写作技巧、影像表达与摄影技巧、图片管理与使用技巧、MAB视觉系统在生物圈保护区的应用、全景摄影技巧等课程的培训。为期7天的培训学习中,跟随诸位专家学者学习到保护区外宣工作多方面的最新理念和技能,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能力,对于做好我区外宣工作也有了一些思考。
一、公共危机中的舆情应对必须牢牢把握主动权
当今时代,生态环境质量日益受到社会公众广泛关注,加之微信微博和网络论坛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自然保护区内发生的各类事件自然也极有可能成为“焦点问题”。正确应对,可以把舆论引导至有利于保护区建设的方向,错误应对,则极有可能在短时期内迅速发酵,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使保护区的工作陷入被动。
本次培训班邀请了国内知名公共关系专家、危机管理与媒体沟通专家、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特聘教授郑成武老师,就接受记者电话采访、电视采访强调了注意事项,就网络沟通和新闻发布会的技巧给予了讲解,并建议各自然保护区建立危机应对预案,其中必须要有媒体应对预案。为了让学员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郑老师设计了电话采访、电视采访、新闻发布会等多种场景,从着装、语气、眼神、用语、程序等多方面予以演练观摩,并针对性提出很多学员下意识中犯的错误和改进方法。
针对自然保护区如何做好危机事件中的舆情应对,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在自然保护区原有防火、防汛、消防等工作的应急预案基础上,增加媒体应对的部分,具体到工作流程、人员分工等细节,并做好定期演练。
2、对保护区全体职工进行媒体应对培训,既要重点培养1—2个专业化的新闻发言人和公共关系专业人才,还要从局领导到普通职工都牢牢树立应对媒体的严格纪律和程序要求,并懂得基本的媒体应对技能,避免在危机事件中因应对人员的失误而人为“制造”出新的负面舆情。
3、重视网络舆情,要严密关注登山、自助游、登山等类型的网络论坛动态,对一些影响保护区声誉和误导社会公众对保护区认识的论调,应主动给予回应,并注意用真诚和友善来化解误会,保护区新闻发言人的日常工作也可以包括在网络论坛主动开展的科普、法制观念推广,这样除了保护区宣传网站外,又能开辟新的公共关系渠道,针对性解决舆情引导问题。例如很多保护区面临的驴友团体无序入区穿越问题,通过发起相关论坛主动发布信息,告知公众擅自进入保护区的违法性和各种安全风险,并提供合法有效的保护区体验申请途径,将对驴友群体产生引导作用。
4、发挥保护区特点,利用野生动植物监测新发现、保护区升级管理手段、社区协作活动开展等特殊事件来主动策划,开展公共关系工作,并利用舆情关注规律扩大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力。
二、新闻报道的策划要善于利用保护区优势
如果说危机中舆情应对是在被动情况下要迅速处理好媒体舆论关系,并加以良性引导,最大限度减少事件对保护区声誉的损害,那么保护区日常的新闻报道就是利用一切机会让公众了解保护区的工作,并于潜移默化中提升公众对于生态保护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提升公众对于保护区管理团队的美誉度和信任度。
本次培训邀请了新华社高级编辑、高级记者、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公共外交协会文化顾问郝耀华老师,就保护区新闻报道的选题、写作方式、语言特点、主旨把握等多角度进行了阐述,并就新闻报道如何把握时代脉搏,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予以讲授。
结合培训内容,我认为牛背梁保护区在新闻报道中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1、新闻报道工作要能够吸引公众视线,引起读者的兴趣,自然保护区种类丰富的动植物种、变化多样的生境类型、艰苦而神秘的工作方式、周边社区独特而世代传承的民俗文化等等都是社会公众易于关注的话题,发挥保护区新闻的独特视角优势将事半功倍,有效提升公众生态保护自觉性。
2、自然保护区的新闻报道更需从耳熟能详的日常情景中挖掘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保护区工作人员常年奔波于密林河谷,对于花草树木的四季百态和飞鸟走兽的活动踪迹都常见而熟悉,久而久之容易熟视无睹。基于此,保护区工作人员更应加强对寻常事物的敏感性,例如从松鼠每年的数量变化现象,可以延伸出松鼠数量与其食物(松子等植物果实)的依存关系,由此进一步阐述自然生态中食物链的特点。
三、保护区影像表达与拍摄应发挥“全民力量”
进入“读图时代”,自然保护区作为生态保护的先锋,其各种类型的自然摄影常常成为公众喜闻乐道的话题,精美独特的摄影作品能于无声中传达出千言万语,给观者以震撼和启迪。而一些动植物摄影作品又可以成为科学研究的关键证据,弥足珍贵。
周海翔老师负责讲授本次培训中“影像表达与摄影技巧”课程,他是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第六届委员,中动协科考委副主任委员,首届中国摄影教育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周老师曾多次参与各生物圈保护区专刊的图片拍摄采集工作,对保护区具有深厚的感情和深入的了解。他从摄影摄像器材的各部件工作原理、最新器材的特点优势、拍摄立意构思到具体的拍摄技巧等给学员以指导,并在野外摄影实践中实地带领学员练习技能,之后给予点评指导。
自然保护区工作中要发挥好在摄影摄像领域的资源优势,我认为可以在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1、保护区工作人员应提升生态摄影的职业敏感,并掌握基本的摄影技能,可以通过分批多次开展生态摄影培训实现。保护区野外工作应加大摄影摄像器材配置数量,力争野外工作中可以大幅增加器材配置比,这样配置的优势是随时可以捕捉到保护区工作人员在野外看到的瞬间动态,平时的影像资料积累可以有效弥补动物影像专题拍摄的难题——大多数野生动物的野外拍摄偶遇率低,拍摄可控性和把握性不高。
2、为了提升职工的摄影兴趣,提升摄影摄像水平,保护区可以定期举办摄影展和摄影赛,并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国内知名摄影大赛,还可以鼓励职工以生态摄影、自然科普为主题积极向专业媒体投稿,从而进一步提升职工的职业自豪感、成就感和职业发展信心。
3、自然保护区的职工应该认识到,在完成好本职工作之余,发挥好保护区的资源优势,拍摄撰写动植物影像文图资料、观察记录丰富的动植物生态习性,为社会提供第一手的科普和科研成果,将会是一个广阔的大舞台,可实现工作尽责和个人发展的完美结合。为了及时捕捉到鲜活有价值的保护区自然影像资料,养成外出作业必带摄影设备,充分发挥设备优势是关键。
四、保护区图片管理应体系化
保护区数量庞大的摄影资料如何保存?在使用时如何快速找到想要的图片?平时工作中应该留意拍摄哪些类型的图片?这些都是自然保护区工作中常常面临的问题。
“野性中国”摄影师程斌,同时身兼了IBE(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所)、新华社、中国MAB等机构的摄影师,他负责在本次培训班讲解“图片管理与使用技巧”课程,并在野外带领学员实践操作拍摄技能。他从图片的基本命名、图片分类、图片的基本调整、图片输出规格和图片管理常见错误等方面给学员分享了自己在图片管理中的方法和心得。这些内容对于保护区非常实用。
1、要在数量庞大的图片库中迅速搜索到想要的图片,对于图片的命名非常关键,每一张图片都要注明作者、时间、地点、事件和关键字等信息,这样在找图时可以利用电脑搜索功能在几分钟内完成过去几小时的工作量,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2、图片的分类可以涵盖人物、事件、动植物、生态环境等多种类别,保护区各个部门都应针对性建立本部门的影像数据库,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提出数据库框架,并针对性搜集整理相关图片信息,随着日常工作中的不断积累,既能对保护区发展历程有一个全面的记录,又能在科研、科普工作中发挥重要价值。
3、图片的后期处理技术涉及到亮度、对比度等的调整,涉及到输出格式的转化,涉及到对外交流中相关信息的保密等,也是图片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并有必要对其进行专业培训。
 五、MAB视觉系统及全景摄影对于保护区发展的意义
“初探MAB视觉系统在生物圈保护区的应用”课程重点向学员介绍了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在对生物圈保护区服装、标识、设备等领域进行规范化、统一化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应用前景,由中国MAB秘书处干事郭晓涛老师讲授。课程介绍的专业化户外装备对于改善保护区野外工作条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1、有了专业化户外装备的支持,保护区野外工作的安全性、舒适度都将有专业的保证,恶劣环境下的工作成效有可能产生加倍的成效。
2、工作服装的统一化、宣传标识的一致化,有利于生物圈保护区整体声誉的提升,并促进相互间的交流。
3、“全景摄影”课程介绍了利用全景摄影技术来展现保护区风光和展馆内景的途径及效果,由技术人员周博老师主讲和示范。全景摄影可以实现用一张图片呈现出某一点周围360度全方位的景象,让观者仿佛身临其境,该技术如运用于数字博物馆,将实现公众通过网络对于保护区科普展示馆的来访,其体验效果会大增。随着3D、4D技术的日益普及,全景摄影加上其他的嗅觉、触觉等体验,或许有一天也都能在网络上实现,保护区开展自然科普活动也将轻松突破人数限制,实现更大规模的科普知识传播和生态文明理念传播。
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不断吸收利用最新的科技手段和管理理念,扩大国内国际化交流合作,自然保护区有能力在生态环境建设中承担起更重要的任务,并服务于更多的社会公众。(公众教育科 马宇)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航天大道59号 局办公室:029-85643638(传真) 公众教育科:029-85641795
邮编:710100 电子邮箱:nblgzjy#163.com(#换成@) 陕ICP备14000680号-1
Copyright © 2008-2020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技术支持:西安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