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平台
| OA办公系统入口(外网) | OA办公系统入口(政务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保护区管理  > 公众教育 > 宣传教育

我与专家们的亲密接触——接待人与生物圈专家组工作随笔

发布时间:2012/3/22 16:39:33  浏览次数:

我与专家们的亲密接触

——接待人与生物圈专家组工作随笔

马宇

       2011年9、10月,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人与生物圈》杂志的陈向军副研究员等一行分两批来我区考察采访,我有幸陪同,经过前后十几天的紧张工作,考察组顺利完成了工作任务。与诸位专家老师的交流接触,使我感触颇深,受益良多。

人物印象

       周海翔——“不务正业”的大学老师。周老师头发略显斑白,说话一口地道的东北腔,他是沈阳理工大学的教授,当初只是业余喜爱摄影,结果一发而不可收,在摄影界的名气越来越大,目前他已经是“索尼”公司的首席摄影师,并且承担了很多保护区的项目,也是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的特聘专家,由于做项目和摄影地过程中给学校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力和贡献,校领导也就支持他继续“不务正业”了。刚了解他的简况,我还有点纳闷:——点爱好怎么就能成了专长?周老师在保护区拍摄照片时敬业而执着的身影最终给了我答案。周老师为人低调,但他平易近人的态度和高超的摄影技术还是吸引了保护区很多人向他讨教,使他很快成为“明星级”人物。

       陈向军——“爱听故事”的刊物主编。陈主编来我局座谈,一开口就说想听故事。一路上也总是在关心采访对象们所经历过的故事,不管是老猎户石邦安大爷年轻时狩猎黑熊的种种惊险,还是老人家帮助保护区守护森林资源的先进事迹,以及保护站巡护员工作中的点点花絮,陈主编都听得津津有味。聆听故事时他的双眼总是那样地专注,思路总是那样敏锐。别看他话不多,在听故事的时候,很多文章的构架已经成竹在胸了。我想,这正体现了《人与生物圈》杂志的风格:原汁原味,来自生活。

       郭晓涛——自称是“烹调高手”。细解释大家才知道,原来他是指的美术编辑工作。采访路上,郭老师最关注的始终是照片。老照片、风光照、动物照、工作照等等,一听说谁手里还有照片,他就精神焕发,双目放光。原来,大量采用写实照片,注重反映事件原貌是《人与生物圈》刊物的一大特点。

       王平——“爱唱花儿的学者”。王老师绝对是个“性情中人”,从他采访时紧握受访者双手的激动和出神,从他酒席上高唱民歌“花儿”的风采,都让我感受到他对民俗文化发自内心的挚爱,不愧是厦门大学人类学的专家。受他的情绪感染,受访对象总能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让我们听到很多鲜为人知的事件插曲。

       此外,考察组其他成员如云南民族大学路芳老师的细致入微,厦门大学葛荣玲老师的独特视角,先义杰、雷维蟠、戴武红三位博士硕士的谦逊与敬业,以及他们工作时那种“拼命三郎”的精神,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意外的收获

       尽管采访工作辛苦,却常常伴随着一些意外的收获,使大家立刻兴奋起来。

       陕西师范大学的侯甬坚教授让我们感受了他严谨的治学风格,接受采访时,他带了满满一包的学术文献。在他试图通过查阅乾隆年间的柞水县志等资料,找到关于“羚牛”和“金毛扭角羚”的记载,但即使是按照当地人习惯的叫法——“白羊”来查找,也一无所获。大家为此都很疑惑。经过侯教授细细查阅和推测,忽然发现了《光绪孝义厅志》(柞水县志)中物产篇里有关于鬃羊(似牛)的记录,大家都开心地笑了。由此推测在光绪年间,柞水当地人极有可能还把羚牛称为“鬃羊”。这个发现使我们对秦岭羚牛的名称来源有了更新的、确切的认识。

       西北濒危动物研究所吴家炎教授谈起国际和国内羚牛研究的过程如数家珍。除了详细介绍羚牛的研究经历,还提到了曾经在牛背梁保护区内发现兽类新种“缺齿伶鼬”。经查阅《西北大学学报》1991年增刊第21卷,找到《我国兽类一新种——缺齿伶鼬》这篇论文,据该文记载,1981年5月1日吴家炎曾经在柞水县老林乡牛背梁海拔高度2400m处采集到缺齿伶鼬标本。由此推测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缺齿伶鼬在牛背梁保护区范围有分布。这个发现不仅说明了牛背梁保护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也对我区下一步的物种调查研究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柞水县朱家湾村的严成学支书谈到他年轻时去红庙河、花门楼、耍钱场一带挖药,住宿在路边车马店的经历,说明在上世纪60年代前走义古道翻越秦岭去长安是柞水县出山的主要路线,也再次印证了秦楚古道(义古道)作为古时候的官道,确实曾经几度繁华,这些历史遗迹在生态文化角度都具有其独特的研究价值。

工作思考

       通过与各位专家学者的深入交流,我对自然保护区各项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专家学者们对我区的工作提出许多宝贵意见,让我深受启发。

       一是针对保护区周边的民俗文化可以做一些抢救性的工作。例如对保护区类型多样的动植物种类,可以将它们的学名和本地的土名做一个对应参照表,从而让富有民间智慧的动植物方言名称得以保存下来。而记录和还原历史上山区群众狩猎、祭祖、拜神等习俗也很有价值,这些活动都体现着人类与大自然的协调、人类对于外界环境的认识,值得保护区工作者来挖掘整理。

       二是对于保护区从最初设想到划界,直到现在建立管理局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上参与建设者的故事,以及相邻区县林场的历史变迁过程,整个过程从宏观和微观角度都值得建立一个完整的档案,从而反映陕西乃至中国的自然保护之历程。

       三是关于如何更好地发挥我局“生物多样性展示馆”科普宣传作用的问题,经过探讨,目前,但还需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可以进一步丰富解说词内容,针对青少年、社会人士、专业人士等分别有不同的侧重点的版本,以增加解说的感染力。还可以采用更先进的技术设备,把声、光、电同步的动植物展示技术应用到展示馆中,让展示效果更逼真,也更有趣味性等等。

       四是作为保护区工作者,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应充分利用工作条件,细心留意身边资源,积极学习摄影技术,努力成为有水准的动植物摄影家、生态文化和民俗文化作家、动植物研究专家,甚至成为周海翔老师那样的名家,也不失为保护区工作者实现个人价值的一条可行之路。

后记

       短暂的相聚,却是难忘的经历。尽管各位专家都已经回到自己的原岗位,但他们的足迹却永远留在了牛背梁保护区的崇山峻岭之间,他们敬业和专业的精神激励着我们。谨以此文对考察组各位老师道一声“珍重”,说一声“感谢”。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航天大道59号 局办公室:029-85643638(传真) 公众教育科:029-85641795
邮编:710100 电子邮箱:nblgzjy#163.com(#换成@) 陕ICP备14000680号-1
Copyright © 2008-2020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技术支持:西安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