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平台
| OA办公系统入口(外网) | OA办公系统入口(政务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保护区管理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羚牛种群状况及濒危原因分析

发布时间:2013/1/11 18:14:13  浏览次数:

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东段,横跨主脊南北,地处柞水、宁陕、长安三县(区)交汇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08°47¢109°03¢,北纬33°47¢33°55¢。东西长25 km,南北宽15 km,保护区总面积为164.18 k m2,是我国目前惟一以羚牛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是陕西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羚牛种群被限制在了沿秦岭主脊南侧片段化分布的6个原生生境斑块中,主要包括牛背、土溜子、北沟、苍子沟、光头山和大钱池(本次调查新发现)等。各生境斑块间为森林采伐后恢复的次生生境,斑块间隔最远达6km,导致羚牛东西扩散受阻。随着保护区周边社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为干扰活动的日益频繁,使得片段化生境间的阻隔作用日渐加剧。
1研究方法
调查范围主要依据查阅文献资料、走访群众等掌握的基础资料和各保护站长期开展野生动物资源监测的结果,确定为保护区全境及保护区周边毗邻地区的秦岭主脊以南的大东沟下部、荞麦地,秦岭主脊以北的东平沟、西平沟、大板岔、大坝沟上部及黑窑沟、西安沟上部的大钱池地区,调查地区总面积为184.2 km2
根据以往的巡护记录和访谈结果以及生境实际情况,在保护区内不同海拔和不同生境中布设了20条巡护调查样线,样线总长度为219.3 km,其中最长样线为17.6 km,最短为4.4 km。样线单侧宽度为10 m,样线总面积为4.386 km2
记录动物痕迹或实体的数量、海拔、距样线距离、植被状况、人为干扰程度等参数,冬季调查时记录羚牛雪地足迹链的单个步幅、横幅、足迹、粪球及卧迹的大小、形状、采食部位的高低及啃食树枝的齿痕宽度等参数,并在1:50000地形图上标记痕迹或者实体分布点。
调查中对每条样线上观察到的人为活动类型、次数、海拔、地点等进行详细记录,利用密度指数法统计归纳出人为干扰类型和人为干扰强度,并根据密度指数的梯度变化,划分出人为活动的干扰程度等级。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羚牛的种群数量及其变化
在野外设立的15条样线上发现了羚牛实体或活动痕迹共分布有羚牛206~224头(表1),其中实体139头,根据痕迹综合判断154~172头。
与1998年羚牛冬季栖息地调查数量(119~130头)相比较,羚牛数量呈缓慢增长趋势,年平均增长率为8.2%。
1 牛背梁保护区冬季栖息地内羚牛种群数量
栖息地名称
分布范围及其地点
数量(头)
海拔(m
牛背
鹰嘴石~鹞子沟脑
10113
20002680
土溜子
西沟峡沟底河道
572
13002600
土溜子东梁
12132
19002580
土溜子沟脑
12153
北沟
北沟南沟陈家沟脑
910
19202600
北沟正沟小甘沟脑
9119
大干沟(文官庙)
10125
14001900
光头山
梯子沟脑
303226
20802460
甘沟脑
293020
21002700
转角楼沟脑十八盘
30
20002560
鹿角河
20
23462525
苍子沟
苍子沟东平沟脑
7
21002700
大钱池*
西安沟脑
8102
16002680
高碥沟
151615
         
206224139
13002700
注:在数量一栏中,()内的数据表示实体数量。
 
2.2 羚牛的分布范围与迁移扩散特征
从垂直分布情况来看,牛背梁保护区的羚牛分布在海拔1300~2700 m的范围内,而以海拔1900~2700 m的分布更为集中。从水平分布情况来看,羚牛在保护区内广泛分布。调查结果显示,羚牛主要密集分布于广货街保护站的光头山地区,以及北沟保护站辖区的北沟、大、小甘沟地区和老林保护站辖区的大钱池、大东沟、西沟峡等地,羚牛分布区总面积为87.16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52.8%,占调查区总面积的47.3%。
羚牛在保护区内的分布格局为西多东少。以210国道为界, 210国道以西的光头山地区分布有羚牛117~119头,占羚牛总数的58.3%,明显多于210国道以东地区的羚牛数量。保护区内的羚牛分布范围较上次调查有所扩大,仅从羚牛冬季栖息地数量来看,由1998年的5个增加到现在的6个,总面积由原来的87.16 km2增加到96.46 km2
羚牛具有季节性的垂直迁徙扩散特征,这种垂直迁徙活动主要受食物因子和气候影响。每年春季,高山处于冰封雪冻的时候,低山草本植物与灌木已开始发芽生长,渡过严冬的羚牛下迁低山地带“抢青”,至5月份初,羚牛迁移到海拔1500 m附近区域活动,采食萌发出的新鲜幼嫩食物,随着温度渐渐升高,当高山地区新鲜食物丰富时开始上迁至高山地带(海拔2000 m以上),躲进树荫以避夏季烈日,11月下旬又回迁到海拔1700 m左右,12月初初冬大雪时,羚牛进入冬季栖息地,到翌年3月底,在栖息地内越冬,栖息在阳坡阳光照射充足处,在山脊的支梁、背风一侧的半坡觅食。
2.3 人为干扰活动状况
保护区人为干扰类型以密度指法排序依次为:挖药、旅游、采集、盗伐、偷猎(表3)。从海拔高度和干扰时间来看,挖药主要集中于4-10月份,海拔区间为1800-2600m;旅游主要集中于5-10月份,以牛背梁和光头山地区为主;采集主要集中在秋季,海拔区间为1100-2000m;盗伐现象主要以冬季为主,发生于保护区边缘和交通较为便利的地区;偷猎行为为个别地区的个别现象。
2 人为干扰类型
   样线总长度:219.3 km
类型
挖药
盗伐
偷猎
采集
旅游
痕迹(次)
55
8
2
24
40
密度(次/km)
0.25
0.036
0.009
0.109
0.182
注:密度=痕迹/样线总长度
从地域上来看,保护区内高碥沟、北沟、黄花岭、光头山等地区人为干扰强度较大。大小甘沟、苍子沟等区域人为干扰强度较小(表4)
3 人为干扰强
样线号
地名
样线长度
km
痕迹数
密度
(次/km
干扰
强度
实验区
缓冲区
核心区
小计
01
西安沟
8.0
4
1
0
5
0.6
**
02
高碥沟
8.5
4
2
2
8
0.9
***
03
大东沟
17.6
6
2
4
10
0.56
**
04
大甘沟
16.3
4
24
0
6
0.37
05
北沟
15.6
9
3
1
13
0.83
***
06
黄花岭
4.4
2
2
0
4
0.90
***
07
石砭峪正河
13.9
1
3
3
7
0.50
**
08
水洞子
10.4
2
3
0
5
0.48
09
龙窝子
16.5
2
2
3
7
0.42
10
大板岔
13.5
2
1
5
8
0.59
**
11
西平沟
8.4
3
2
0
5
0.59
**
12
干沟
7.4
3
1
1
5
0.68
**
13
苍子沟
11.9
 
3
 
3
0.25
14
北研子
11
1
4
1
6
0.55
**
15
红岭路
9.8
5
2
2
9
0.92
***
16
十八盘
10.7
3
3
1
7
0.65
**
17
梯子沟
6
3
1
0
4
0.67
**
18
鹿角河
7.2
1
5
1
7
0.97
***
19
麦秸垛
8.3
0
3
0
5
0.36
20
小甘沟
13.9
2
1
0
3
0.36
合计
219.3
 
127
 
 
注:*为干扰强度较弱;**为干扰强度中等;***为干扰强度较大。
 
3 羚牛种群局部濒危原因分析
3.1人为干扰
保护区内羚牛现有的斑块状分布格局主要是人为干扰的结果。保护区建立前国营林场的经营采伐区自60年代以来,保护区所辖及周边地区的森林大多已被采伐,随着林区公路的开通与延伸,原生森林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损坏,低山地带因盗伐林木、割竹、采挖药材等人为干扰活动频繁,植被破坏较为严重,虽在保护区建立后逐步得到控制,但短期内仍较难恢复,导致该地带已无羚牛分布;秦岭南坡中山地带峡谷峻岭区残留的少量原生森林和缓坡采伐后处于恢复阶段的中、幼,由于活动空间狭隘,缺乏开阔的林下视野,最主要华秸竹生长退化,缺乏可采食的主要食物,不适宜羚牛冬季栖息;秦岭主脊南侧中、亚高山呈斑块状残存的五块原生森林遭受人为干扰较小,成为羚牛冬季栖息地。
本次调查中新发现的大钱池羚牛栖息地,有可能是由于人为活动的随机干扰事件的发生,导致羚牛种群局部迁移而形成的新的分布区域,尽管该区域生境较为适宜,但分布于期间的羚牛种群的稳定性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3.2 种群间扩散障碍
保护区内及其周边施工,尤其是公路和铁路的建设与运营,对羚牛的种群扩散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长期以来210国道是保护区内羚牛东西扩散的最大障碍。秦岭以南210国道两侧地形多为陡坡齐崖,两侧原生森林已被采伐,秦岭主脊以北及红岭路两侧原生森林亦被采伐,均导致生境退化。尽管目前由于西汉、西康高速公路的开通运营,210国道的车流量减小,但随之而来的大量旅游人员的活动,对保护区内东西部羚牛的迁徙扩散形成了新的障碍。
西康高速公路、铁路从牛背梁保护区东部穿过,在西康高速公路、铁路施工期间,由于要开挖隧道,经常放炮,加之施工车辆及人员出入保护区,施工工程的各种噪音对野生动物的干扰比较严重,严重地了影响野生动物栖息、繁衍。主要是对牛背梁地区羚牛栖息地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据石砭峪保护站监测报告,在高速公路通风竖井没有施工时,在水洞子沟脑有羚牛分布活动,但在石砭峪保护站最近两年监测和本次调查时没有发现羚牛活动痕迹。
4对策与建议
4.1 调整保护区边界,扩大羚牛栖息地保护范围
将保护区外有羚牛分布的地区,如鹿角河、东西平沟和大坝沟的南北研子沟、荞麦地、大板岔、大东沟,以及高家沟等地划归保护区管辖,或将以上地区的经营管理权交由保护区行使,比照保护区的管理模式来统一管理,防止保护区“孤岛化”的进一步加剧。
4.2 加强旅游管理,减小对羚牛栖息地的干扰
积极同地方政府或旅游开发部门协调,加强对旅游活动的管理,严格控制游客数量和活动范围,规范游客行为,减小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干扰与破坏程度。(文/防火办公室 资源保护科  邵建斌 赵文超  解振锋  段文东  张奇奇  蔺俊武)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航天大道59号 局办公室:029-85643638(传真) 公众教育科:029-85641795
邮编:710100 电子邮箱:nblgzjy#163.com(#换成@) 陕ICP备14000680号-1
Copyright © 2008-2020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技术支持:西安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