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平台
| OA办公系统入口(外网) | OA办公系统入口(政务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保护区管理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光头山地区羚牛种群分布与变化

发布时间:2010/5/7 16:08:02  浏览次数:

光头山地区羚牛种群分布与变化
王西峰
 
秦岭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bedfordi)别名金毛扭角羚,偶蹄目牛科,是我国特有亚种,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物,分布于秦岭山脉的山地森林中。牛背梁自然保护区以羚牛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保护区西部的光头山地区是羚牛主要的栖息地。为摸清光头山地区羚牛种群分布变化及活动规律,我们于2007年9月~2008年12月开展了野外调查研究工作。
 
1 研究地点和方法
1.1 研究地概况
光头山地区地理坐标为108°93′~108°96′E,33°44′~33°49′N,属秦岭中山和亚高山,海拔1200~2886.9 m。区内溪流较多,水资源丰富。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凉湿润,年均气温8~11℃,年均降水量850~950 mm。属暖温带针阔叶混交型山地森林植被,有明显垂直分布规律:海拔1100~2000m为松、栎类及其他落叶树种混交林带,海拔2000~2500m为亚高山松桦林带,海拔2500~2880m为亚高山针叶林带。
研究地包括210国道以西地区梯子沟、干沟、麦积垛、月亮崖、鹿角河、西平沟等区域,研究地总面积2 039 hm2,其中保护区内调查面积为1256 hm2,占调查地区总面积的70%以上。该区域是沣峪林场营林作业后的自然更新林地。
1.2 研究方法
调查采用样线与样方相结合的方法。样线设置采用机械法,共布设调查样线6条(表1),样线总长17 000 m,样线单侧带宽为50 m。样线沿低海拔至高海拔布设,最大可能穿越各种生境。
 
1 调查研究地样线、样方设置情况
样线号
样线区域位置
长度(km)
样方数
样线穿越的生境类型
1
干沟脑-朴木梁-梯子沟脑
10.8
18个
箭竹-高山杜鹃-冷杉-红桦-针阔叶混交林
2
三叉路口-月亮崖
5.2
4个
桦木林带-杜鹃-冷杉-箭竹
3
三叉路口-麦秸垛-鹿角河
9.8
8个
桦木林带-箭竹-杜鹃-红桦为主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人工落叶松混交林带
4
三叉路口-光头山顶-西平沟脑
8.2
8个
箭竹-冷杉-太白红杉-草类、灌木-杜鹃-针阔叶混交林带-人工落叶松
5
三叉路口-干沟
7.4
11个
箭竹-针阔叶混乱交林-杜鹃-红桦-阔叶混交林
6
秦岭梁-红岭路-三叉路口
13.6
副线
人工落叶松-以华山松为主混交林-红桦为主混交林-箭竹
 
调查样方沿调查样线布设,样方为10 m×10 m的正方形,每条样线的起点和终点各设一个样方,沿样线每行进500 m或海拔每升高(或降低)50 m设立一个样方,用GPS对样方进行准确定位,并进行标记与编号登记。
调查中沿样线行进,以肉眼观察的视线范围为调查区域,记录发现羚牛实体和活动痕迹(包括足迹、粪便、卧迹、食痕)及生境状况,用GPS定位后详细记录其分布、活动点位置及海拔高度等信息,确定分布范围,并根据足迹链数和粪便、卧迹、食痕等综合判定羚牛种群数量与结构。调查中见到羚牛实体时,采用跟踪观察法,观察记录羚牛群体大小、活动习性、性别和年龄,并进行拍照。内业工作中,根据不同物候期羚牛活动地点、范围等的变化情况,分析总结光头山地区羚牛种群分布变化规律。
 
2 研究结果
2.1 羚牛种群数量
从连续14个月26次的调查观察结果来看,在6条样线上共见到羚牛实体118只(表2)。观察到擦痕40处,新鲜粪便61堆(次),取食痕迹105处(次),头骨2个,依据这些痕迹推断出间接数量为32头。调查结果表明,光头山地区分布有羚牛145~150只,分布密度为7.1~7.4只/km2,高于1998年《羚牛冬季栖息地调查》中0.073~0.079头 /hm2的分布密度和2000年《210国道对牛背梁保护区羚牛东西扩散影响的研究》中82头次的结果。
 
2   羚牛数量与活动痕迹监测情况统计表
样线
足迹链
新粪便
尸体
擦痕
卧痕
实体
取食痕迹
1号
24
20
2
5
10
22
35
2号
26
12
0
7
6
65
21
3号
35
11
0
23
16
29
23
4号
4
8
0
1
0
1
12
5号
11
8
1
3
0
1
8
6号
5
2
0
1
0
0
3
总计
 
 
 
 
 
118
 
 
2.2 羚牛活动与分布状况
2.2.1垂直分布
主要集中分布在海拔1 700~2 800 m之间的梯子沟脑、十八盘沟脑、白羊爬沟脑、转角楼、甘沟脑、朴木梁、月亮崖、麦秸垛、鹿角河、西平沟、光头山等区域内。最低可下到海拔1 500 m梯子沟口处。
2.2.2水平分布
水平分布上形成了明显区域差异性,表现出红岭路以西光头山以南,麦秸垛以东的区域内分布比较密集,占羚牛分布70%以上,而红岭路沿线、三叉路口、光头山、干沟脑、西平沟、麦秸垛等区域分布较少,占分布15%。
2.3 羚牛迁移规律及影响因素
2.3.1 羚牛的垂直迁移规律及影响因素
羚牛垂直迁移主要与气候、食物、水源有关。植物的季节变化影响着食物的丰富程度,迫使羚牛追随食物、水源而垂直迁移,活动差异性较大。春季由于高山地带食物较少,逐渐从海拔2 700~1 600 m向下迁移,主要通过干沟脑、朴木梁、梯子脑、月亮崖、三寸岩、转角楼等区域下迁到沟道地带寻找食物。5~6月份由原路线从海拔1 600~2 400 m上迁,迁移速度较慢,逐渐上迁至中高山地带。7~9月份进入夏季,上迁至朴木梁、梯子沟脑、十八盘脑、转角楼脑、干沟脑、麦秸垛、月亮崖、光头山顶海拔2 400~2 800 m处的亚高山停栖。10月份后,开始向下迁移到海拔1 700~2 300 m中山地带。当寒冬来临,又按原来的路线回迁到海拔2 300~2 700 m中高山地带,进入到冬季栖息地内,直到翌年的4月份(表3)。
表3   羚牛季垂直迁移活动情况汇总表
 调查
     时间
样线号
2007年
2008年
9月
12月
3月
6月
7月
8月
痕迹
痕迹
痕迹
痕迹
痕迹
痕迹
1号
15
 
20
13
30
9
29
0
25
0
27
0
2号
3
0
6
5
4
0
5
20
49
17
20
23
3号
12
 
21
16
11
0
13
1
27
9
17
3
4号
6
1
4
0
19
0
7
0
9
0
9
0
5号
5
0
22
0
10
0
9
0
9
0
13
0
6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合 计
29
1
6
34
103
9
63
21
94
26
59
26
 
据观察,羚牛在垂直迁移、觅食、栖息时常以一个族群2~5只或者5~30只,独牛较少,由成年的雄牛(哨牛、头牛)带领进行活动、迁移、觅食。栖息时哨牛一般都停留较高处观望,移动时遇到陡峭、隘道等地段时依次列为单排,移动速度比较慢。羚牛迂回迁移过程中选择路线大多数都在陡峭的边缘、山脊、沟壑地段,留下明显的“牛道”,迁移过程中始终按照一定的路线进行上下迂回迁移,遇到台地或平缓坡地时就完全散开。区域气候的变化及海拔高程决定了植物分布和生长的情况,决定了羚牛垂直分布的不同海拔区域。羚牛为了选择优质的食物会作季节性的、上下垂直的迁移活动。
2.3.2 羚牛水平迁移规律及影响因素
羚牛水平迁移时,受210国道及红岭路车辆和人为活动干扰的限制,部分羚牛通过秦岭梁顶南北两侧约不到3公里的范围,试图从西平沟~秦岭梁,或是秦岭梁~三寸岩等地穿越210国道到达分水岭以东区域,以完成东西扩散交替活动,穿越完成扩散数量较少,占到5%。90%以上羚牛一年四季主要活动在光头山地区,集聚汇结成大小不等群栖息在光头山地区内。
从水平角度来看, 9~12月份光头山地区羚牛主要活动在光头山以南,红岭路以西的鹿角河、梯子沟、甘沟、十八盘、转角楼、麦秸垛、月亮崖、西平沟等区域内。而西平沟、光头山、三叉路口、甘沟脑、麦秸垛、红岭路沿线等区域内受到旅游等人为干扰影响,很难在这些区域内见到羚牛实体,遇见概率15%,但有明显的活动痕迹。1~3月份,光头山地区人为活动较少,羚牛主要活动在麦秸垛、月亮崖、梯子沟脑、十八盘、转角楼、干沟脑、西平沟脑、鹿角河老工区的中高山地带,为松花竹及针阔叶林或岩石下的背风向阳的沟谷和山脊谷坡地带,除个别群体或者独牛从鹿角河、梯子沟、甘沟脑、朴木梁、月亮崖等不同方向迂回翻越活动,也有个别群体或独牛经三叉路口迂回迁移到西平沟、光头山、鹿角河等区域内活动,数量较少。4月份以后下迁至低山谷坡及沟道地带,寻找新萌发草本、小乔木和灌木枝芽新鲜食物,活动范围扩大。5~6月份高山地带食物丰富,逐渐回迁上升到中山地带,迁移速度较慢。7~8月份上迁至高山灌丛草甸地段,主要停留在梯子沟脑、十八盘沟脑、转交楼、干沟脑、麦秸垛、月亮崖等高山灌丛、亚高山草甸、松花竹、冷杉林地边缘地带,避开日晒。红岭路以西区域羚牛活动频繁率明显大约红岭路沿线、三叉路口、光头山、干沟脑、西平沟、麦秸垛区域。
表3显示,甘沟脑~转角楼~十八盘沟脑~朴木梁~梯子沟脑山脊两侧面和鹿角河老工区~月亮崖~麦秸垛中高山地带人为干扰相对较少的区域已成为羚牛一年四季活动的主要路线和区域,易见到羚牛等动物实体、粪便、取食痕迹等。各种人为活动干扰迫使羚牛活动区域向红岭路以西的区域转移,梯子沟脑、月亮崖、鹿角河、十八盘沟脑、转角楼、白羊爬、朴木梁等区域中高山地带成为羚牛等主要活动区域和栖息地。
 
表3     羚牛活动的水平迁移路线统计表
样线号
数量
迁移活动路线
密 度
较低
一般
较高
1号
22
甘沟脑-转角楼-十八盘-梯子沟-朴木梁-月亮崖-鹿角河
 
 
+++
2号
65
三叉路口-鹿角河工区便道-甘沟脑-朴木梁-月亮崖-鹿角河
 
 
+++
3号
29
麦秸垛-沿山脊-鹿角河-月亮崖
 
 
+++
4号
1
西平沟-甘沟脑-下到甘沟                         
 
 
5号
1
甘沟-甘沟脑-鹿角河工区便道-月亮崖
 
++
 
6号
0
                         
 
 
合计
118
                        
 
 
 
 
3 讨论
3.1 种群数量变化
光头山地区羚牛种群密度已达到7.1~7.4头/km2
据1998年《羚牛冬季栖息地调查》,该区域羚牛为109~112只。2007年《濒危物种羚牛保护与解濒技术开发》调查该区域羚牛为117~119只。数据反映出该地区羚牛数量不断增长,现7.1~7.4头/km2的羚牛分布密度明显高于《濒危物种羚牛保护与解濒技术》调查时保护区羚牛密度1.12~1.22头/ km2
3.2 羚牛分布变化趋势
通过对以往有关调查数据和日常巡护观察记录分析,2006年之前,羚牛在光头山地区分布比较广泛,主要集中在西平沟、甘沟脑、三叉路、梯子沟脑、月亮崖、十八盘沟、转角楼、光头山、红岭路沿线等区域。近年来受沣峪林场旅游开发及电视差转台施工等因素的影响,该地区羚牛向红岭路以西的梯子沟脑、十八盘沟脑、白羊爬沟脑、麦秸垛、鹿角河、朴木梁、月亮崖一带大约1 298 hm2 范围迁移,分布密度较高,栖息地呈现出斑块状分布格局,活动范围有向保护区外围扩散的趋势。
3.3羚牛种群数量与分布变化的诱因
根据对光头山地区羚牛种群多年观察记录,我认为牛背梁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以及国家天然林禁伐政策的实施为羚牛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栖息环境,使该区域羚牛种群数量增长较快。此外,也不排除受保护区外围大型工程建设、旅游活动及人为干扰的影响,有个别羚牛向光头山地区迁移的现象存在。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航天大道59号 局办公室:029-85643638(传真) 公众教育科:029-85641795
邮编:710100 电子邮箱:nblgzjy#163.com(#换成@) 陕ICP备14000680号-1
Copyright © 2008-2020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技术支持:西安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