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平台
| OA办公系统入口(外网) | OA办公系统入口(政务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保护区管理  > 科学研究 > 科研信息

论自然保护区如何开展生态文明传播实践

发布时间:2015/12/18 10:10:50  浏览次数:


论自然保护区如何开展生态文明传播实践
      ——以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开展森林体验活动为例
赵德怀  马宇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专门辟出一章论述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生态文明的内涵之一就是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意识。为了“把生态文明的种子种在孩子们的心中”,2013年,陕西省林业厅提出要在全省开展青少年森林体验活动,并确定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两家试点单位之一。2013年9月14日,牛背梁保护区成功举办了陕西省首次森林体验活动,拉开了陕西省森林体验活动的序幕。两年来,牛背梁保护区积极探索,大力开展森林体验工作,积累了一定经验,受到全国政协、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陕西省林业厅、各参与活动学校师生等社会各界的肯定。在此,以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开展森林体验活动为例,从牛背梁保护区概况、牛背梁北沟森林体验基地建设情况、森林体验活动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四个方面论述自然保护区如何通过森林体验活动开展生态文明传播实践。
   一、牛背梁保护区概况
   牛背梁保护区1987年建立,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保护区位于陕西秦岭东段,横跨秦岭主脊南北坡,沿秦岭主脊东西狭长分布,地处柞水、宁陕、长安三县(区)交汇区域,东西长28 公里,南北宽15 公里,总面积16418公顷,是以保护国家一级野生动物羚牛及其栖息地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区内各保护站均建于沿区主要交通干道沿线,便捷的交通条件和突显的区位优势为保护区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空间。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是秦岭东部地区保存相对完整的天然林区,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已知区内有种子植物1268种,其中有国家Ⅰ级保护植物红豆杉,Ⅱ级保护植物太白红杉、连香树、水曲柳和野大豆等4种,省级保护植物28种。有兽类83种,鸟类172种,两栖爬行类13种,鱼类8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羚牛、豹、林麝、金雕、黑鹳等5种,Ⅱ级保护动物有大灵猫、斑羚、红腹角雉等26种,被誉为动植物种的“天然基因库”。 
   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植被垂直分布带谱明显,加上距离西安市较近,交通便利的优势,是开展科学研究、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实习的天然课堂和实验室。
   近年来,保护区在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指导下,按照“坚持一个保护,强化两个支撑,狠抓三个提高,实现四个目标、力争五个突破”的工作思路,有效保护了辖区森林动植物资源,保护区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2009年至2014年连续六年在省厅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被评定为优秀等次。2010年被省厅命名为“十一五全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先进单位”,2012年6月,省厅党组授予我局党委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12年7月,被国家林业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授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2012年7月,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013年元月,被环境保护部、国家林业局等7部委评为“全国自然保护区工作先进集体”。2014年,荣获“陕西省省级文明单位”及“全省林业生态保护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同时,先后荣获“陕西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陕西省环境科普宣传教育基地”、“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陕西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林业科普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环境教育基地”、“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
   二、森林体验基地的建设情况
   建设森林体验基地,首先要有设计理念,其次要选择合适地点,要设计建设基地设施、培养专业人才,最后还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一)明确设计理念
   北沟森林体验基地坚持“维持原生态、注重科学性、增加参与性、强调体验性、开发创造性、适当娱乐性”等设计原则,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森林体验活动,让青少年走进森林、感悟自然、增强文明意识,把生态文明的种子播种在孩子们心中,伴随他们成长,促使青少年以实际行动建设美丽中国。

  (二) 选择建设地点
   我们在选址过程中综合考虑了区位、资源、安全、可进入性等因素,最终选定在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北沟保护站辖区内建设北沟森林体验基地,基地距离西安市68公里,可由高速公路和省道直接进入,路况较好,距离西安仅需1.5小时车程。体验基地由北沟森林科普中心、北沟野外森林体验线路两部分组成。 
   森林科普中心位于北沟保护站院内,设立有野外视频监控系统控制室、手工创意展示室等设施,可为体验者提供人员集中、分组、休整及体验活动背景知识积累、体验产品提供场地展示等。
北沟森林体验线路位于北沟保护站站址西侧约100米的北沟内,全长约3公里,这里地势平缓,森林覆盖率高,植物种类丰富,是体验基地的精华所在,可在不同区域组织开展各不相同具有特色的体验活动,达到体验森林、感知森林的目的。
   (三)因地制宜建设基地设施
   根据北沟森林体验基地现地条件,目前已建成北沟森林体验线路3公里,按照体验内容的不同,设置有树种识别区、岩石认知点、森林药房、根系识别区、森林休闲区等体验站点12处,建设有体验基地门楼、入区广场、标志性石刻、生态木栈道、仿真鸟巢、模拟鸟笼、水土保持实验箱、鸟类猜猜看、食用菌采集点、木马、茅草棚等体验辅助设施20多处,制作有分区指示牌、路线导示牌、树木标识牌、安全警示牌、生态知识讲解牌等解说系统宣传导引牌200余块。
   防火视频监控室利用北沟保护站原有防火监控系统中心控制室,可让体验者了解防火监控系统的功能和特点;手工创意制作室设立于北沟保护站,可让体验者开展植物枝叶拼贴、塑封作品制作和石头作画,并将部分作品展示于陈列柜;树种识别区在体验步道两侧树木上悬挂树种标识;岩石认知和植物大类群感知、亲水互动等区域设置于一块特色岩壁、一块附生地衣苔藓等多种植物的岩石和几处适合河道休憩玩耍的区域;运动区、休憩游戏创作区、休闲区等区域则选在相对开阔的区域,修建石桌石凳、沙坑、茅草篷、舞台等辅助体验设施。
由于体验区(点)的设置首先考虑了借助原有现地条件,故体验基地实现了贴近自然,减少人工雕琢的风格。
  (四)建立引导员队伍
    森林体验活动不同于常规的景区游览,体验活动引导员也不同于景区导游。为了建立高素质的引导员队伍,保护区先后开展了4次专题培训,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世界自然基金会等高校和机构的专家系统讲授了生态学基础、写作摄影、环境教育、活动组织等内容,并派员40余人次参加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省林业厅等机构举办的技能培训,目前已培养森林体验引导员26名,并有3名同志取得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认证的“自然体验培训师”资格。2015年9月刚刚完成的我局引导员培训,大部分培训内容由我局引导员自行授课,也取得良好效果。
   (五)丰富体验内容,规范活动管理
   为了让体验活动规范化,保证活动成效。北沟森林体验基地先后设置自然大风吹、自然笔记、森林筹算、大自然笔记、树脸朋友、盲行、手工创意制作等40余项体验项目;设计制作了纸魔方、种子旅行记、森林寻宝、动植物拼图、《森林体验手册》等7个活动的辅助产品;编辑整理了《森林体验引导词》、《入区教育》、《北沟森林体验基地主要植物识别》、《森林体验活动蛇类、野蜂等防范和救治注意事项》等图文资料近2万字;确定专人负责体验师生用餐的卫生安全;确定专人负责与参与活动学校的联系,提前告知体验学生穿着衣物要求、携带物品、行车路线等注意事项,并了解体验师生的需求和所在区域、年龄段等信息;与体验师生所在学校签订《安全责任承诺书》,明确双方在活动开展中各自的权利义务,并在每次活动前开展《安全教育》;每次体验活动要求配备至少4名引导员,确定组长,制定活动方案,由组长负责本次活动的分工安排和统筹协调;建立了“森林体验活动群”,用于活动结束后上传活动图片并征询体验者的意见建议。
   (六)积极开展森林体验活动,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北沟森林体验活动启动后共接待高新区第二中学、西安中学、思源中学、航天中学、太平小学、西安旦雨体验营等中小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共计2000余人,体验活动受到师生们一致的欢迎和好评,很多体验学生临别时由衷表示:希望将来有机会成为一名自然保护区工作者,亲身参与到保护自然、亲近自然的工作中。体验活动征集到《亲近自然 享受绿色》、《我与自然有个约会》等多篇学生体验文章,均抒发了参与森林体验活动后独特而难忘的自然情结,并已采用于牛背梁宣传网站和《秦岭牛背梁》刊物。
   森林体验活动启动后,受到社会媒体广泛关注和报道,国家林业局网站、西安晚报、陕西日报、中国绿色时报、西部网、中国林业网、中国野生动植物协会网站、陕西新闻联播等多家媒体均给予了报道或深入采访,其他媒体也进行了转载,社会反响强烈,带来良好的生态文明间接传播效应。全国政协2013年年底组织的调研组赴陕西调研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情况后,让这一创新之举逐渐浮出水面,走出公众视野。调研组认为,陕西开展的生态文明教育进课堂、创办森林体验基地等科教活动具有典型价值,经验值得总结,并建议在多个省市推广。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指出,陕西开展的中小学生森林体验活动是着眼长远,从关系全局的小事入手,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意义重大的探索。北沟森林体验活动先后荣获省科协、省教育厅、省环保厅“陕西省科普日优秀特色活动”、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日优秀特色活动”、“第五届梁希科普活动奖”称号。
    三、森林体验活动面临的问题
   我局森林体验活动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面临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一)森林体验基地发挥效能不够
   北沟森林体验基地目前年接待量仅上千人次,一年中很多时间,三公里长的体验线路各设施都处于闲置状态,基地发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挖掘潜力。基地的体验步道和指示牌、石桌石凳等各处设施日常的维护更新也需要专门的经费与人力投入,对于保护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二)森林体验引导员技能有待提高
   经过多次的培训和实践体会,有些森林体验引导员已能够在活动中带领开展全部体验内容,并能在部分体验项目的引导中不断总结心得,探索创新,有力推动了体验活动的深化,提升了体验活动效果。但有些引导员还有畏难心理,掌握的引导技巧和科普知识不敢大胆运用于活动引导中,个人能力提升较慢,参与体验活动的热情不高,影响了体验活动效果的提升,也限制了体验基地接待能力的提升。
  (三)森林体验活动体系化、规范化、特色化和推陈出新有待加强
   北沟森林体验活动的流程、内容等方面虽然初具规模,但各部分的体系化和规范化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例如:活动中每一项体验内容需要达到的效果没有制定标准;对待体验学生提出的新问题,体验员常常根据自己的观点和倾向予以解答,难以保证科学性和严谨性;对体验学生尚未建立全面档案,难以掌握和研究森林体验活动对其成长的长期影响;现有体验活动能够体现出陕西特色、秦岭特色、牛背梁保护区特色的内容还很有限,等等。
   四、问题对策
   为了有效解决以上面临问题,保护区条件成熟时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一)体验活动师生数量难以增加,原因在于:一方面中小学校集体出行活动手续复杂,难以成行;另一方面保护区没有专职的基地引导员队伍,每一次活动都需要不同科室的职工临时抽调完成,需要专门协调。
   为了增加体验人员,建议教育部门将中小学生森林体验活动列入常规教学内容,方便各学校组织学生参与森林体验活动。保护区还可与旅行社或其他社会团体合作,开展成人森林体验、家庭亲子森林体验等类型活动。
   为了保证有参与意向的团体都能得到及时接待,可以逐步建立专职高效的引导员队伍,其主要职责就是联络和接待体验者团体,并做好基地日常管理和维护。
   同时,一方面积极申请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对于森林体验活动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在与旅行社等团体的合作中可收取一定合理费用,以满足体验基地的日常维护和后续的建设需要。
   (二)提升引导员队伍整体水平
   需要建立考核和奖励机制,通过日常的考核评比,让能力出众、认真负责、受到体验者广泛欢迎的引导员脱颖而出,获得更多精神与物质激励;也让能力欠缺的引导员以其为榜样,在压力与动力下迅速提升自己。
同时,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扩大引导员的内外交流平台,让引导员有机会接触和学习到更多的森林体验活动理念与技能,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升自己。
   (三)加强体验活动的体系化、规范化,推陈出新
    需要组织人员对现有体验活动流程和内容进行全面梳理和论证,制定科学标准;需要明确专人对体验活动中出现的老问题、新问题及时进行汇总和分析,最短时间内制定出科学的应对方案,并对所有体验人员建立跟踪档案,方便后期进行长期影响的研究;需要有新体验项目开发机制,鼓励保护区职工和社会各界专业人士参与到体验活动的研究与发展中;要鼓励开发和完善具备秦岭、陕西、牛背梁保护区特色的体验活动项目。
综合以上,自然保护区开展以森林体验或自然体验为特色的生态文明传播活动,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又面临很多困难。在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的时代背景下,既是一次机遇,又是一种挑战,但更多的是保护区应该,并且有能力承担起的社会责任。以参与性、体验性为特点的生态文明传播活动,在自然保护区具有广阔的前景。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航天大道59号 局办公室:029-85643638(传真) 公众教育科:029-85641795
邮编:710100 电子邮箱:nblgzjy#163.com(#换成@) 陕ICP备14000680号-1
Copyright © 2008-2020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技术支持:西安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