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平台
| OA办公系统入口(外网) | OA办公系统入口(政务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保护区管理  > 科学研究 > 科研信息

牛背梁保护区周边地区森林旅游活动反思

发布时间:2010/11/15 16:40:22  浏览次数:


牛背梁保护区周边地区森林旅游活动反思
王西峰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追求文化生活与精神享受的愿望日益强烈,亲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森林旅游活动备受人们的青睐,作为国民经济重要载体的旅游经济活动如今已开展的如火如荼。在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简称“牛背梁地区”),以牛背梁保护区为核心,以保护区森林旅游资源为依托的森林旅游活动也异常兴盛。然而,旅游活动在给经营开发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促进社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过热的旅游开发活动也给牛背梁地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带来干扰和破坏,给资源保护管理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与压力,牛背梁保护区的“孤岛效应”更加明显。如何正确面对牛背梁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的问题,妥善解决旅游开发与保护管理之间的矛盾,有效把握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促进牛背梁地区森林旅游活动健康持续发展,已成为牛背梁保护区建设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1 牛背梁地区自然概况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东段,横跨秦岭南北,地处长安、宁陕、柞水三县(区)交界处,地理坐标为108°45′~109°03′E,33°47′~33°55′N,总面积16 520 hm2,是我国唯一以国家I级保护动物羚牛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野生动物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内海拔1 100~2 802 m,相对高差1 700余m。北坡平台缓坡相对较多,南坡多峡谷峭壁。山顶灌丛草甸带以上为冰积石堆积而成的山峰。以秦岭主脊为分水岭,北部属黄河水系,南部属长江水系。保护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具有气候垂直差异明显的山地气候特点。年均气温8~10℃,极端最高气温31.1℃,极端最低温度-21.6℃,年降水850~950mm,无霜期130d。
      保护区内植被繁茂,有林地面积15 940 hm2,森林覆盖率达97%以上。植被属暖温带针阔叶混交型,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有种子植物950种,其中有红豆杉、太白红杉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5种。脊椎动物218种,其中有羚牛、豹、林麝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6种。
      牛背梁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交通便利,东边有西安~安康的铁路与高速公路从腹底穿过,西边有210国道南北向穿过,南边有102省道沿保护区边界穿过,此外周边社区均有乡镇级公路、林区便道与交通主干道相连。
      牛背梁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条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自然景观为森林旅游开发提供了先决条件,吸入了大量旅客前来观光旅游,牛背梁地区已逐步发展成为秦岭东段森林旅游开发活动的重点地区与热点地区。
 
      2 牛背梁地区森林旅游开发现状
      由于牛背梁保护区位于秦岭东段,横跨秦岭主脊南北,西起光头山,东至翠华山,带状东西分布,东西长28 km,南北宽15 km,基本上囊括了该区域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及森林旅游开发的有利地带,因此上,牛背梁地区森林旅游活动,从根本上讲大都以牛背梁保护区的森林旅游资源为依托。尤其随着西安~安康铁路与高速公路的相继建成通车,以及210国道、102省道与石砭峪口~青岔公路的修整与完善,便捷的交通为牛背梁地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无限商机。目前,牛背梁地区已经开展的旅游活动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2.1 森林公园
      目前,牛背梁地区已经建成投入运营的森林旅游项目有4个。
      2.1.1 牛背梁森林公园
      位于秦岭南部的柞水县营盘镇(原老林乡)境内,与老林保护站辖区接壤,由柞水县人民政府投资开发。2005年通过审批立项,规划建设水晶坪、大东沟、西沟峡3个景区,面积3687.87公顷,设计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预期年收入达4000万元。2008年全面开始建设,2010年5月建成开业。“五一”小长假期间,日均接待游客2万人次。
      2.1.2 秦楚古道森林旅游项目
      位于秦岭南部的柞水县营盘镇境内,由牛背梁保护区与秦楚古道旅游开发公司联合开发建设。景区范围包括花门楼地区与老林保护站辖区的黑窑沟以东区域。2005年批准立项,2007年起开始投资建设,2010年一期工程基本完工,计划日均接待游客1.5万人次,2010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已投入试运行。
      2.1.3 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秦岭北部的长安区境内,1992年经原国家林业部批准建立。全园划分南五台、翠华山、石砭峪、罗汉坪四个景区,设计景点、景物208个,总面积7675公顷。其中与石砭峪保护站辖区接壤的石砭峪、罗汉坪两个景区由南五台林场经营,虽然尚未开工建设,却已开展了游客接待工作。而位于保护区东端,分别与石砭峪保护站以及老林保护站辖区接壤的翠华山景区,由旅游景区、景点开发经营,于1991年建成投入运营。2001年更名为翠华山森林公园,年均接待游客30万人次。近年来,翠华山森林公园不断开展后续工程建设,景区公路已延伸至秦岭主脊,与保护区边界接壤。
      2.1.4 沣峪森林公园
      位于秦岭北坡沣峪河流域的长安区境内,规划景区众多,其中的沣峪口、龙潭戏水、九龙潭、广新园、沣峪庄园、东富儿沟、秦岭分水岭、光头山等景区主要沿210国道分布,其中东富儿沟、秦岭分水岭、光头山景区与广货街保护站辖区接壤。秦岭分水岭、光头山景区由长安区沣峪林场经营,这些景区虽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旅游接待设施建设,但近年来一直在开展游客接待工作,游客人数逐年递增。东富儿沟景区于2005年由个体承包投资开发经营,年接待游客大约16万人次。
      2.2 避暑山庄
      据统计,目前已经在牛背梁地区建成避暑山庄(度假村)3个。
      2.2.1 锦苑盘谷山庄
      位于保护区南部的甘沟口,与北沟保护站辖区紧邻,占地300多亩,以度假避暑为经营方向。于2006年建成投入使用,山庄内建有宾馆、别墅、大型娱乐设施等,高峰时日接待游客达千人。
      2.2.2 云溪山庄
      位于保护区北部石砭峪内的大板岔沟口,与石砭峪保护站辖区紧邻,占地20多亩。2003年建成投入使用,旅游旺季接待游客可达300人。
      2.2.3 沣峪庄园
      位于保护区北部大坝沟沟口,占地千余亩,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与广货街保护站辖区接壤。沣峪庄园是一座集原始生态、自然山水旅游、会议、度假、娱乐、登山、狩猎、滑雪为一体的综合性宾馆式庄园。1997年建成投入使用。
      2.3 自助游
      是一种由广大旅游爱好者以及户外运动爱好者或自发组织或单独出游的自助旅游活动,这些人员(俗称“驴友”)专门选择在未经开发的或无人收费的地带活动,流动性、随意性大,难以监管。近年来,这种旅游形式大受旅游爱好者的推崇,在牛背梁地区自助游人数连年呈直线上升态势,他们的足迹几乎遍及保护区全境。2007~2009年人为干扰活动情况监测结果表明,以210国道秦岭梁、光头山、东(西)平沟、东富儿沟、石砭峪与黄花岭等区域活动最为集中。在旅游旺季的节假日及周末,仅210国道秦岭梁、光头山、东(西)平沟一线的游人可达到200-300人,车辆30-50辆,年累计游人约7000人次、车辆400余辆。2009年以来,这些区域自助游人数有增无减,且已无淡旺季之分。
      2.4 商业服务活动
      由于牛背梁地区旅游业的兴起和兴盛,旅游人员逐年增加,进一步带动了保护区周边社区诸如农家乐、餐馆、商店,以及土特产品销售等商业服务活动的发展壮大。
就农家乐而言,据统计,截止2009年底,在紧邻保护区的周边地区兴建的农家乐已达93家。其中,位于保护区南部,在102省道沿线的沙坪~黄花岭~老林区域就分布有农家乐23家,在210国道沿线的广货街至大坪村有21家。位于保护区北部,在210国道沿线的秦岭梁顶~大坝沟口有39家,在石砭峪内的青岔~冉家坪有10家。这些农家乐在旅游旺季,每家日平均接待游客120人,均户年收入5万元。同时,随着农家乐的遍地开花,极大的促进了保护区周边地区餐饮业的兴旺,除过农家乐外,在保护区周边地区开设的各种大小饭馆就达43家之多,旅游季节生意十分火爆。
      此外,大量游客的涌入致使保护区周边地区的核桃、板栗、香菇、木耳、蜂蜜、土鸡、土鸡蛋、山野菜等绿色农、林、副特产十分紧俏,提篮叫卖现象随处可见,给当地农民的经济带来了巨大活力。
另外,为满足游客需要,适应旅游市场需求,各类商店、停车场、旅社,以及加水洗车、帐篷租赁等活动也应运而生,前景光明。
 
      3 存在问题与影响
      纵观牛背梁地区旅游发展现状,上述旅游活动的开展大多依赖于牛背梁保护区的旅游资源。牛背梁地区旅游活动在给经营开发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促进保护区周边社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过热的旅游开发活动也给牛背梁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带来干扰和破坏,给资源保护管理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与压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牛背梁保护区的孤岛效应更加明显
      牛背梁保护边界为一东西狭长的带状形状,形状极不合理,不利于牛背梁地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最大限度的得到保护。从保护区外围情况看,四周几乎为国营林场或集体林、自留山包围,不同程度的营林作业与农林生产一步步向保护区边界紧逼,将保护区与外界割裂开来,导致牛背梁保护区成为一个“生态孤岛”。加之近年来牛背梁保护区周边地区森林旅游活动的日益兴盛,周边地区生境破碎化程度不断加剧,牛背梁保护区的“孤岛效应”更加明显,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几乎被压缩在了牛背梁保护区16520公顷的狭小空间里,严重阻碍了其种群数量的发展壮大。
      3.2 牛背梁地区生物多样性与野生动植物栖息地遭到严重干扰和破坏
      牛背梁保护区周边地区的森林旅游活动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大众旅游,游客数量与收益成正比关系。然而,大量游客的不断涌入,导致部分旅游区或旅游景点人满为患。同时,各旅游单位基本上未对游客进行自然保护等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加之游客自身素质差异,旅游过程中尖声呼叫、追逐嬉戏、攀折树枝、采摘花果、驱赶野生动物等现象时有发生,对野生动植物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干扰了野生动物的正常繁衍生息。此外,在游览过程中,有些游客为了寻求刺激,往往偏离旅游路线,私自进入林中任意穿梭,对森林地表植被和土壤肆意践踏,导致地表植物被踩枯死、土层松动,水土流失加剧,严重破坏了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生境与自然生态平衡,这一问题尤以自助游活动带来的干扰和破坏最甚。
      3.3 区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与污染
      在旅游活动开发过程中,大量旅游设施的修建与景区道路的修筑,致使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被人为割裂,生境破碎化程度不断加剧,地质灾害与隐患加大。各旅游开发单位基本上处于粗放式经营状态,旅游活动开展中重开发、轻保护现象十分普遍,各种人造景点和旅游设施充斥景区,与周边环境极不协调,破坏了旅游景区资源的原始性与自然性。建筑垃圾任意堆放,生活垃圾未得到妥善处理,生活污水随河排放等,严重的污染了水源及周围环境。更为严重的是,部分游客在旅游途中随意丢弃垃圾,导致白色垃圾遍野。而且,由于疏于管理,游客在林区吸烟、烧烤、野炊、露营等行为也时有发生,森林火灾隐患加大,处境十分令人担忧。
      3.4 给保护区资源保护管理工作造成的威胁与压力
      随着牛背梁地区森林旅游活动的蓬勃发展,给牛背梁保护区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带来了的威胁与压力。一是打乱了保护区正常的工作秩序,致使各保护站的大部分时间和人力、财力、物力都消耗在了对大量非法入区人员的围追堵截和说服劝导工作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巡护监测与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大量外来游客对山珍野味与山野菜等农林特产的需求与日俱增,导致许多周边社区群众受经济利益驱使,利用保护站的管理漏洞入区进行偷猎或盗挖盗采野生植物,防不胜防,一时难以杜绝;三是近年来,在牛背梁保护区周边地区游客被困荒野、迷路、走失、坠崖等事故时有发生,牵动了多个相关组织机构与部门,造成了社会力量的无谓消耗,也给牛背梁保护区造成了恶劣影响。
      3.5 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之间的矛盾伴随自然保护区的诞生而诞生,随着保护区建设事业的发展,这个矛盾从最初的对土地权属的争夺,发展到对资源利用的争夺、对资源收益的争夺。牛背梁保护区与周边社区之间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的矛盾较为复杂,就开发经营单位而言,他们的旅游设施大都是依保护区边界而建,对保护区林地进行侵吞或蚕食。宣传中或以保护区资源为背景或以保护区为噱头而招揽游客。旅游活动开展中,只要游客高兴,放纵游客肆意进入保护区,以经济收益为中心,对旅游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随着牛背梁保护区周边地区旅游活动向纵深发展,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之间的矛盾将会变得更加尖锐。
 
      4 管理对策与措施
      4.1 严格保护区周边地区旅游开发项目的审批审查
      目前,牛背梁保护区周边的森林旅游开发行为均不受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约束,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开发处于相互分离状态,各自为政,各行其事,从而导致了各种问题的产生与矛盾的激化。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在进行保护区周边地区森林旅游开发项目审批时,规划设计部门在规划设计时,必须依照国家自然保护区条例,设立足够的缓冲地带,要将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作为一个生态环境保护整体来考量,森林旅游项目建设,既要考虑森林旅游活动的效益问题,更要考虑保护区的性质与任务,以及生态环境的综合保护与治理问题,严格规范保护区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行为,对拟开展的旅游项目,要经过反复论证,慎重审批。一切批建的旅游项目,必须与保护区之间预留一个生态走廊带,最大限度的减少森林旅游开发对保护区带来的干扰。项目建设还应有相关部门审批的环评报告,并在项目实施中得到落实。
      4.2 严格控制建设规模,适度开发,永续利用。
      保护区周边地区的森林旅游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旅游活动,必须受到保护区建设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制衡。因此,除对保护区周边地区旅游项目进行严格审批外,要严格控制其开发范围与建设规模,最大限度的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及对自然景观的改造。森林旅游活动开展中,要充分转变对森林旅游活动的固有观念,对其进行重新定位,逐步舍弃单纯追求游客数量,而忽视游客质量的大众化旅游,大力开展高端森林生态旅游,融开发与保护、旅游与教育、生态平衡与社区发展等为一体,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深度开发,提升旅游品位,增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
      4.3 加快一区一法建设,强化保护区管理能力
      自然保护区建设是社会公益性事业,不以盈利为目的,其终极目标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扩大自然资源,维护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确保可持续发展。受我国现行管理体制和保护区的管理权限问题,但凡保护区周边地区任何一个旅游项目,从审批立项到开工建设直至开业运营,保护区一般都无从插手和干预。因此,应加快保护区“一区一法”的建设步伐,从法律的角度,赋予保护区对其周边地区的管理权限,从而使保护区周边地区的森林旅游开发与保护区保护管理工作有机结合。
      4.4严格规范保护区周边地区的森林旅游行为
      面对保护区周边地区旅游开发现状,以及保护区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与未来发展趋势,要严格规范保护区周边地区的森林旅游行为,需解决好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是严格审批,二是有效监管。要提高监管工作有效性,就必须对当前保护区周边地区管理粗放无序的旅游市场进行秩序整顿。依据批复文件对各旅游开发经营单位进行一次大检查,对发现的超规模建设、超范围经营等问题坚决予以制止与纠正;要根据其旅游资源与环境现状重新估算游客容纳量,实行游客控制;建立数据库,对其进行动态监督,量化考核;建立旅游市场准入与准出制度,对考核不合格的旅游开发经营单位要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坚决清除出森林旅游开发行列。真正做到利益与风险共担,谁开发谁经营,谁受益谁保护,谁破坏谁受罚。同时保护区要积极加强与旅游开发经营单位的协调与沟通,共商发展大计,共谋发展之策,使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综合治理。
      4.5积极加强对自助游活动的管理与引导
      在保护区非法入区的干扰和破坏程度属于第一位的,保护区周边地区的自助旅游活动由于自助游活动组织松散、人员随机、目标随意性大,行动迅速,因此,自助游活动管理的难度最大。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护管理中,只能对他们进行说服劝返工作,遇到阻拦时他们往往采取游击战术,管理效果较差。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加强对无序自助游活动的管理与引导,使之完全处于政府部门的监管之下,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约机制,以促进自助游活动的健康发展。
      4.6旅游开发单位应不断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
      游客教育是森林旅游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与内容。保护区周边地区各旅游开发单位在旅游活动开展中,除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强化内部管理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对游客的管理与宣传教育。一是要强化对游客的管理,严格约束他们的游览范围与行为;二是要加强对游客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提高他们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三是要对游客开展广泛深入的安全风险意识教育,以提高他们规避风险,抵御风险的能力。(广货街保护站)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航天大道59号 局办公室:029-85643638(传真) 公众教育科:029-85641795
邮编:710100 电子邮箱:nblgzjy#163.com(#换成@) 陕ICP备14000680号-1
Copyright © 2008-2020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技术支持:西安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