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平台
| OA办公系统入口(外网) | OA办公系统入口(政务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保护区管理  > 资源保护 > 保护动态

巡护侧记

发布时间:2018/9/21 10:34:29  浏览次数:

巡护是自然保护区基层保护站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也是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沿着一定的路线巡查观测,记录野生动植物及人类活动情况,监测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物种及人类活动的变化趋势,从而及时、有效地制止非法偷猎、盗伐、放牧、开荒等违法行为,为自然保护区生态资源和环境不受到破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巡护工作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是一项综合技能极强的工作。常年在野外开展巡护,不仅要有健强的体魄、旺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还要具有熟练操作各种巡护监测设备工具的技能,掌握物种识别的基本知识,在巡护时得心应手,完成规定的巡护任务。野外巡护也是一项具有危险性的工作,摔伤、野生动物攻击、暴雨冰雪等极端气候突临、迷失方向等危险都有可能遇到。虽然野外巡护会遇到有些危险,但有时也能给我们带来乐趣,下面就是我们日常一次普通的野外巡护缩影。
2018年9月11日,晴,微风。根据工作安排,我们简单的吃过早饭,就带好巡护GPS、照相机等专用设备,即刻向所管辖的重点区域西沟峡进发。车辆只能行到西沟峡口,几乎整个巡护路程,我们只能依靠步行完成。
走到边界大门,大家仔细查看了周围的情况,确认大门设施完好后,打开大门,开始了我们的巡护之旅。
经过洪水的冲刷,西沟峡前段的巡护道路基本上是顺河道而走,在河道大小相间的顽石上跳来跳去,常言道:“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我们这是一会儿河东,一会儿河西,毫不夸张的说,应该是石头尖上的舞蹈。但有时也超越了跳越的极限,必须在独木桥上走一遭,顺便检阅了团队的协作精神。
西沟峡在峡口以上两侧危崖高耸,其势如剑开,危石峥嵘,树木掩映,沟深水长。曲折的峡谷中巨石堆积,奇峰怪石,飞瀑清潭随处可见,步入西沟峡,恍若步入神游仙境一般,美不胜收。
常年巡护,练就了我们的脚上功夫,不出50分钟,我们便到了西沟峡腹地。长时间的步行是枯燥乏味的,但是我们也有自己的排解方式。你听,“大王叫我来巡山,我把西沟峡转一转,唱起我的歌,生活充满节奏感……”阵阵自编的歌声在峡谷里飘荡,串串笑声在耳边回响。
每当我们将西沟峡“少女”的神秘面纱撩开,将巡护途中的美景和见闻分享给家人和朋友时,他们都为这浑然天成、鬼斧神功的美景所感叹,为我们能整日与大自然为伍而羡慕。殊不知“人生若只如初见”的道理,再美的景看多了也会腻,再熟悉的山里也会有危险,对于我们这些大山的守护者来讲,几十年如一日的在这里行走,靠的就是一份执着一份坚守一份责任一份担当。
“哎呀,蛇!”汪友友突然大喊一声,我们迅速散开,凭着以往的经验,巡护途中遇见的蛇,一般毒蛇居多,大家的反应都很敏捷娴熟。说时迟那时快,老张飞快的从身边拾起一根木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咔”的一下,稳稳地按住了蛇的头部,圆晕的蛇头一下变得扁平,试图逃脱,几经挣脱都未得逞。老张得意得说:“王敏,快来拍照,看看今天这条蛇是什么品种?”。我心里天不怕地不怕的王姐,似乎有些怕蛇,颤惊惊地挪步到老张身后,赶紧抓拍了几张照片,通过比对,初步判断此蛇是秦岭腹蛇。秦岭腹蛇受惊吓时的反应行为有收缩、歪头、摆尾、吐舌和逃跑,被捉时的反捕行为有张口、露齿、咬、挣脱,分泌粘臭的物质。生活于高山高原地区,多出没于杂草乱石堆处、山坡、路边、溪流旁,以啮齿类、蜥蜴及蛙类等为食物。       
确认种类后,老张将蛇驱赶到丛林里,笑着向我们挥手说道:“赶紧走,我就知道你们怕蛇。”虽然蛇已经不见踪影,但我和王姐还是心有余悸,迅速从旁边跳过,虽然我们从事生态保护工作多年,但还是见蛇色变。
接下来,我们继续赶路,大家的步伐也不知怎么的似乎加快了很多。每次来西沟峡巡护,我们都会见见老朋友野生小鱼,要和她们戏耍一番,当地人叫它游鱼,意思是游来游去,鱼身很滑,很难抓住。你瞧,这个游鱼大家庭约有40多尾,方圆有7、8平方米,谭水清澈见底,日常活动一览无遗,以前有少量驴友非法闯入,丢弃垃圾,破坏她们的生活环境,自从我们在边界处设置了大门,加强巡查管理后,闲杂人员不能随意进入。少了外界的打扰,她们现在的生活也变得悠闲安逸。
顺利完成了巡护任务,返回途中,大家感觉还是身轻如燕。
来回四个多小时的巡护,我们遇见过凶猛的毒蛇,跨过颤抖的独木桥,行走在大自然的怀抱之间,纵然是隐藏着危险,对我们来说那都不算什么,只是我们沿途的风景。
秦岭,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也是我们共同的“父亲山”,保护秦岭生态环境,维护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功能,不让她受到破坏和污染,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身为自然保护区保护工作的“一线人员”,每一次巡护我们都感觉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老林保护站  陈 亮)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航天大道59号 局办公室:029-85643638(传真) 公众教育科:029-85641795
邮编:710100 电子邮箱:nblgzjy#163.com(#换成@) 陕ICP备14000680号-1
Copyright © 2008-2020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技术支持:西安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