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平台
| OA办公系统入口(外网) | OA办公系统入口(政务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保护区管理  > 资源保护 > 保护动态

雨 忆

发布时间:2017/9/18 15:14:01  浏览次数:

绵绵细雨自由飘洒了近一个礼拜,把九月的牛背梁印染成了一幅水墨画。在这氤氲的气息里,隔窗望着那细密的雨滴从玻璃上滑落,留下一道道或深或浅的痕迹,不由让我想起了我们日常的野外巡护工作。老林站见证了我从一个毛头小伙到现在成为两个孩子的父亲,而牛背梁上的一草一木也见证了我和同事们巡护的脚步。我们日夜守护的牛背梁是一座父亲山,与它的厚实相比,我们就像玻璃上的那些雨滴,也都只是时间的过客而已,但是每次巡护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却深深烙在了我的心里。
静坐在电脑前,用鼠标不停翻滚着以往巡护工作时拍下的照片,那些场景历历在目,酸甜苦辣,五味杂陈。突然,一张张羚牛的照片映入我的眼帘,这勾起我对自己在西沟峡利用红外相机拍摄羚牛工作的一些回忆,那些吃过的苦流过的汗,也都不及回忆里的欣喜。
时间倒回到了2014年的7月份,为了更好的做好野生动物监测工作,管理局为老林站配备给了5部红外相机。红外相机虽然不是个新鲜设备,但对我们来说是首次使用。据说中国第一部自然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中卧龙自然保护区的野生熊猫、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金丝猴、生活在海拔5000米高原的雪豹、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藏羚羊,还有扎龙和盐城自然保护区的丹顶鹤……等等一些珍贵的画面就来自这重要设备——红外触发相机,基于此,它也成了野生动物保护领域及热爱野生动物人士的新宠!
说实在的,这么多年的基层工作过程中,我们遇到大型陆生野生动物的情况并不是太多。一般情况下,它们都能通过自己的感知系统判断周边现实环境对自身的威胁程度,并迅速做出反应,在没有受到威胁时,大多不会发生攻击行为,当它们看到或听到异响后,大多是选择逃离。因此在巡护过程中,就算我们再如何小心谨慎,但只要稍有一丁点儿风吹草动,它们早就逃之夭夭,溜之大吉。有了红外相机就可以弥补这个短板,它能昼夜连续工作,受栖息地环境影响小,对动物干扰小、无伤害,图像直观,欣赏性强,可帮助使用者准确鉴定物种和识别个体。
想要干好工作,光有吃苦和奉献精神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接受和学习新本领的能力。领到相机后,局相关科室的两位业务骨干为我们老林站的全体人员进行了使用培训,在他们的帮助和指导下,结合辖区保护和监测工作实际,我们很快就在杨家湾、黑窑沟、西安沟、快活林、西沟峡5个点进行了布置,都期待着能有所收获。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我们对红外相机影像资料的收集整理,在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们获取了如黑熊、豹猫、斑羚、豪猪、麂子、野猪等大量的野生动物照片。看到拍摄的照片,大家都很高兴,以往仅凭借动物足迹、粪便等特征收集的动物信息,准确率较低,没有一定的野外工作经验是很难准确判读这些信息的。现在有了红外相机这一利器,在一些常设的样点,通过收集的照片信息,能精准的看到动物的实体,记录准确详实的生存数据,野外巡护工作也显得生动起来,但遗憾的是并没有拍到重点保护对象—羚牛。
羚牛由于产地不同,毛色由南向北逐渐变浅,分为4个亚种:高黎贡羚牛、不丹羚牛、四川羚牛、秦岭羚牛,而牛背梁保护区内分布的就是秦岭羚牛。它们集群性强,常十多只一起活动,多至二、三十只,甚至有多达百只以上的大群,冬季还会出现数量更多的集群。牛群平时活动时,一般有一只强壮者屹立高处瞭望放哨,如遇敌害,头牛会率领牛群冲向前去,势不可挡,直至脱离险境。平时成年雄兽喜欢过孤独的生活,故有“独牛”之称;也有2-3头同栖的,称为“对牛”。群牛不会主动攻击人,但独牛的性情跟生活在群体中的羚牛则大不一样,拍摄的危险性偏大。加之近年来,随着地方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辖区周边或紧邻保护区景区运营对外开放,游客大量涌入,部分景点项目建设施工日益增多,对辖区内的野生动物活动及栖息地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部分野生动物被迫远离。
为了能够拍摄到羚牛活动的照片,我们成立了专项拍摄小分队,决定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一是通过对巡护过程中收集的巡护表信息进行分析,对有羚牛活动迹象的线路进行标记;二是通过询问社区群众,走访了解羚牛出没的地方;三是对红外相机的使用进行再研究再学习。汇总各种信息后,经过综合研判,我们决定将现有的5部红外相机全部布置在西沟峡沟区域,此处羚牛活动迹象明显,在我们站的管辖范围内,也只有这里受周边旅游活动影响较小。
2016年3月6日九点多,我和老王(王敏,称呼老王,其实她大不了我几岁,我们在一块工作已经18年了)一起出发了,为了能够更准确的布置拍摄位置,寻找合适的架设点位,我们还专门请了祖祖辈辈生活在西沟峡腹地的柳师傅当向导。西沟峡位于牛背梁东南方向,全长约15公里,西沟峡在峡口以上两侧危崖高耸,其势如剑开,危石峥嵘,树木掩映,沟深水长。曲折的峡谷中巨石堆积,急流滔滔。成片的原生林中,飞鸟走兽遍布,奇峰怪石,飞瀑清潭随处可见。步入西沟峡,恍若步入神游仙境一般,美不胜收。
从我们前期收集的大量资料显示,每年4—5月份在西沟峡里经常能看到羚牛活动留下的新鲜痕迹。我一边走一边问柳师傅:“你们世代都生活在这里,俗话说靠山吃山,肯定对这里非常熟悉,你最近一次看到羚牛是什么时候?或者发现它们的活动痕迹是什么时候?它们攻击过你们吗?……”面对我一连串的问题,柳师傅就从他爷爷辈讲到他父辈再讲到他自己,说的是眉飞色舞、声情并茂、惊险刺激,那种自豪和得意酝酿出的情绪,在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开出了一朵朵灿烂的花儿,我和老王听得是津津有味、瞠目结舌、意犹未尽,心里很激动也很羡慕还有点憋屈。柳师傅似乎看出了我们的心思,他说:“你们是专门搞羚牛监测、保护和研究的,但你们日常也只是从书本、视频等资料中获取,虽然有大量的数据,但是想在日常巡护中遇到它,那是非常难的,因为那是长腿的东西,不比别的,说没见就没见了,这个得靠你和它的‘机缘’呢!”
听到柳师傅嘴里蹦出的“机缘”两个字,我不由得感慨,可能是我和羚牛的缘分还不够吧,但是我更相信一句话“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想到这,身体里不知哪里蹿出一股劲,我的步伐越发加快,跳过河沟、攀过巨石、走过灌木丛、穿过一片片树林、翻过一座座山峰,就这样忽上忽下的走了3个多小时山路,终于到了我们预计的架设相机的位置。
我们仔细察看了羚牛的活动路径后,凭着先前的工作经验,留出动物通道,选择了一块稍微开阔的区域,尽量不对着易晃动的茅草、树叶、竹林等,以免改变红外感温器对温度变化的感应并导致触发拍摄,致使电量耗尽。根据拍摄方位以及距离要求,我们找到了一颗栎树,清除了镜头前的杂物和小灌木、蒿草等一些遮挡物。我们分工协作,我负责查看环境因素和确认相机固定的具体位置,老王负责调试、开机、试镜,柳师傅则在镜头前当参照物。只见老王一声令下,柳师傅学着动物蹑手蹑脚地走着,那憨态可掬的模样惹得我和老王忍酸不禁,柳师傅的这种认真劲儿值得我们点赞。经过多次的调整和拍摄,在确认拍摄的角度和照片质量都没有问题时,就对相机进行上锁,做完标记后,我们又赶往下一个点。就这样,没过多久,计划中的皮家岩屋、小甘沟、大甘沟区域内的相机布置任务也都非常顺利的完成了。整个装机过程中,大家都很认真、仔细,不敢马虎,由于路程比较远,都不想因一时的疏忽,达不到预期效果,白白做了无用功。
接下来的每个月我们都要轮流进山对红外相机进行维护,虽然一个来回得走5、6个小时,午餐只能啃点干馍、喝点山泉水,但是大家从不叫苦叫累,尤其是那几个女同事,不但爬山耐力过硬,而且在工作中心思细腻,也为大山深绿增添了一抹红。
经过漫长的等待,当年8月,同事张奇奇和柳师傅取回了红外相机的内存卡,在用心读取信息的过程中,我的内心一直忐忑不安,又是焦急又是期待。忽然,我们看到了一直都很期待的羚牛图片,只见它身躯高大,通体金黄色,目测约重400多公斤,牛角黝黑发亮,眼睛灵气十足,浑身散发着沉静不凡的气质。我们喜出望外,激动地连连拍手称快,我悬着的一颗心也总算是落地了。只见奇奇兴奋地对着窗外喊:“看牛喽,看牛哦”,老袁、老张他们一下冲了进来,老张激动地说“太好了!”,老袁高兴的大声说:“这次收获不错,下午我请大家喝酒!”,何“大拿”(一位女同事,干事利索,厨艺精湛,平时大家都这么叫她)说“我给你们弄几个下酒菜!”。
夏天的夜晚,应该是静谧而清凉的,但老林站的院子里却是一番热闹景象,大家相谈甚欢,阵阵欢笑声弥漫在空气中,浸润着每个人的心田。我知道让我们这些以站为家、与山为伍的战友欢呼雀跃的绝不仅仅是那一张张羚牛的图片,更多的是工作上的相互协调配合,生活中的关心鼓励支持。(老林保护站  /文 陈亮、王敏、柳太华、红外相机/图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航天大道59号 局办公室:029-85643638(传真) 公众教育科:029-85641795
邮编:710100 电子邮箱:nblgzjy#163.com(#换成@) 陕ICP备14000680号-1
Copyright © 2008-2020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技术支持:西安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