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平台
| OA办公系统入口(外网) | OA办公系统入口(政务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保护区管理  > 资源保护 > 保护措施

开发利用野猪资源应注意的问题

发布时间:2009/10/26 14:50:50  浏览次数:

 
开发利用野猪资源应注意的问题

解振锋
 
      野猪(Sus linnaeus)属偶蹄目,猪科,猪属,是家猪的祖先。野猪被驯化为家猪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野猪有比家猪抗逆性好、抗病能力强等多方面的优点。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工饲养的野猪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目前,野猪人工饲养有了壮大的趋势,开发野猪资源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如何合理开发利用野猪资源,已成为我们急需探索的问题。
野猪的生物性特征
1.1  分布和分类
     全世界野猪共有27个亚种,在亚洲、欧洲和非洲分布最广,其中,我国野猪有一属一种6个亚种(详见下表)。
野猪在中国的亚种资源
名 称
华北亚种
东北亚种
华南亚种
新疆亚种
蒙古亚种
台湾亚种
分 布
陕西 甘肃
四川 安徽
湖北 河南
吉林 辽宁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广东 广西
贵州 云南
新疆
内蒙古
台湾
 
1.2  生态习性
      野猪主要栖息于阔叶林和针叶混交林中,栖息地环境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春夏季多在避风向阳的阔叶林和混交林中活动,秋季多栖居在浅山或农田附近,短期栖居,以取食农作物为主。经过在秦岭山区走访调查,两只成年猪和四只小野猪一晚上可以糟害玉米0.5-0.8亩,实际吃掉的约60公斤左右。晚秋以后,逐步返回山林,多集中在低山混交林内的阳坡地带活动。
      野猪多数以群居生活,无固定的巢穴,群体由母猪和它的后代组成,一般4-5头,多则十几头。活动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早晨和黄昏,中午出现少量的活动,多数在林下休息。野猪属于杂食为主的动物,喜食植物地下茎,同时喜食植物的果实种子和嫩枝嫩叶。野猪的取食对象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1.3  繁育特性
      野猪的寿命理论上为20年左右,但在自然界中很少活过15年。发情交配多在秋末冬初,但人工饲养的野猪一年四季都可以发情交配。发情期内的公野猪彼此间会出现激烈的争斗。经常嘴嚼出唾液泡沫,用嘴不时拱添野母猪的外阴,同时急于爬跨野母猪的背。发情期的野母猪明显食欲下降,会出现拒食现象,情绪不安,身体表现为阴部红肿,愿意接近人。人工饲养下的野母猪发情周期为21天,和家猪差异不大,发情持续多为2天。怀孕期110-120天,产仔7-10头
野猪资源开发利用前景
2.1  食用价值
      野猪瘦肉率比家猪高,且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是一种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经研究,野猪体内含有17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其中亚油酸的含量高达17.36%,比家猪的2倍还多。这种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须通过食物来获取。
2.2   野猪药用价值
      野猪体内的亚油酸具有降低血脂,防止脑血栓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的功效。野猪的胆结石又称猪黄,具有止血生肌功效,主治癫痫、惊风、血痢和金疮等疾病。
2.3  野猪的其他价值
      野猪和家猪杂交可以提高杂交野猪的抗病能力和瘦肉率。野猪的毛可以制作高质量的刷子,绒毛可以制作高档的纺织品,猪皮可以制作坚硬耐用的皮革制品,骨头可以制成骨粉和营养保健品。
3.  野猪开发利用应注意的问题
3.1  开发利用要合法化
      根据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野猪可以驯养繁殖。在驯养繁殖过程中,驯养者必须办理有关证件,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必须办理《野生动物经营许可证》。
3.2   科学引种
      现在国内引种一般有两种:一是经林业部门批准可申请从野外抓捕,二是从国家认定的大型野猪驯化繁育基地购买。购买时应注意查看《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和《动物防疫合格证》等有关证件。野猪引进后首先隔离饲养一段时间,经过观察以后,确信没有疾病方可入群饲养。
3.3  科学饲养
      由于野猪不同于家猪,所以饲养方式也和家猪有所不同。人工饲养野猪时应结合野猪的野外生活习性,提供运动、晒太阳的地方,便于活动。在野猪饲料配制时应尽量坚持粗粮为主细粮为副的原则,方可保证野猪肉质的鲜美。
3.4  疫病检疫与疾病防治
      野猪具有很高的抗病能力,但并不代表野猪就不生病,野猪幼龄时常患各种疾病,如三月大的幼崽很容易患肺炎、消化器官炎症。为了防止病菌的发生和传染,一般在幼崽断乳后就应接种。成年野猪最容易患的疾病是猪瘟,圈养的野猪可以注射家猪常用的猪瘟疫苗预防此病。一般每年4-5月给野猪接种一次猪瘟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染。(老林保护站)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航天大道59号 局办公室:029-85643638(传真) 公众教育科:029-85641795
邮编:710100 电子邮箱:nblgzjy#163.com(#换成@) 陕ICP备14000680号-1
Copyright © 2008-2020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技术支持:西安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