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保护区工作 >> 公众教育 >> 科普知识 >> 正文

偶遇王锦蛇

来源:    发布日期:2017年3月27日    浏览次数:

 

 

 

冬雪初晴,牛背梁保护区主峰白雪皑皑         
  
常年在保护区基层工作,日常巡护中总能碰到不少野生动物,既有野猪、狗熊、斑羚等大型兽类,也有红腹锦鸡、乌鸦、喜鹊这类小动物,有惊喜也有惊吓,每次总是让人猝不及防。眼瞅着现在惊蛰已过,“春雷惊百虫”,我们今天就先来说说这秦岭的“长虫”吧。
记得那是2016年12月初,那天大雪初晴,我们巡护走在大黄山沟的路上,正四处观察区域内情况,忽然瞥见脚下枯叶中露出一截蛇身子来,胳膊粗细,真真吓了一大跳!按说现在这光景蛇早已都冬眠,我们只需要提防狗熊、野猪就好了,这会儿哪来的蛇?
只见它隐匿在一堆锐齿栎的枯叶中,全身黑色,身被一道黄色横斜条纹,不仔细看很难将它和周围的枯枝烂叶区分开来。
这是什么蛇?活着还是已经死了?有毒没毒?

 

 

王锦蛇

同事离得老远大声吆喝,希望能够把它惊走,但她忘记了蛇类并没有外耳和鼓膜,由空气传播的声波对他们来说毫无意义,相反对地面的震动倒是十分敏感。蛇类特殊的耳骨结构能够将从地面传来的震动通过耳柱骨传导到内耳,再传入中枢神经产生听觉,因此大呼小叫还真不如使劲跺跺脚有效。
记得爱尔兰有一种雪花蛇,隆冬时节它露天冬眠,冻得硬梆梆、直挺挺的,当地人常把它捡起来当拐棍使,待到春回大地天气转暖时,这雪花蛇又能苏醒过来,晃晃身子再次游走。看着这条大蛇一动不动难道也冻僵了?
我们知道,蛇类是变温动物,也称外源动物,体内只能产生少量的热,它们不像鸟类或者其他哺乳类动物具有毛皮、汗腺以及强大的心脏系统等等,这些完善的生理机能可以保持和调节自身温度,只能依靠外界获取足够的温度,想方设法的来适应一年四季的变化,实在没法儿了就只好躲入地下冬眠。现在已近隆冬,秦岭山里又刚下了一场大雪,夜里少说也有零下七、八度。在这么冷的天气,蛇们早都该躲进洞穴里抱团取暖,看来这条孤独的大蛇能够在野外独自存活的几率不大。
事实上,蛇类处于“休眠”时可以几个月不吃不喝,有的甚至“禁食”两年也没有问题,它们大幅降低身体的基础新陈代谢功能,利用储存的脂肪来弥补能量的缺失,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如此“辟谷”它们却依然在正常地生长,当然冬眠失败的可以达到总数的1/3。而如果能够让环境温度保持在25—30,湿度维持在60%—85%,即使到了冬季蛇类也不会冬眠。冬眠只是蛇类长期适应自然环境而形成的自我保护机制,不是每年非要如此大睡的理由。当外界温度降低于18,蛇类活动开始明显减少,低于10℃时在野外就难觅其踪了,谚语“蛇盘道,大雨至”、“惊蛰有雷鸣,虫蛇多成群”总结的就是这个规律。

 

网络图

额头上有 “王”字形斑纹,王锦蛇又被当地人俗称为“大王蛇”

现实中这王锦蛇的确也是无毒蛇里的霸王,它长势快,性情凶猛,动作敏捷,不仅能吃蜥蜴、青蛙、小鸟和老鼠,饿急了还会吞掉自己的幼蛇和其它同类,即使碰到毒蛇也会主动进攻。饲养毒蛇时,如果袋中毒蛇长牙不安,就把它塞入袋中,袋中毒蛇一下子就安静了。难道它不怕毒蛇的毒液吗?原来王锦蛇这种无毒蛇自身会产生一种抗体,即使被毒蛇咬伤也不会中毒致死,其他蛇类基本没有这一本领。
几番折腾,确认这条王锦蛇已无生机。仔细观察后我们没有在蛇身上发现明显外伤,周围也没有搏斗的痕迹,根据蛇的习性我们推测很可能是由于今年入冬后温度一直较往年偏高,近日突然降温,一场大雪下来,这条蛇还没有准备好就被冻死在这里了。经过测量,这条王锦蛇体长1.8米,体重接近2公斤,估计有2-3年的蛇龄,也算是“老江湖”了竟然阴沟里翻船,唉……我们也只有物尽其用了。

把王锦蛇做成了标本,让它发挥科普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1、张昆岭 蛇的民俗与科学文化艺术,金盾出版社
2、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谜一样的动物——蛇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
3、杜茁 蛇的辟谷神功 生命世界
4、刘军、钟福生、腾昭平、黄鹤 王锦蛇的无冬眠饲养实验 湖南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11(3):236~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