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牛保动态 >> 牛保动态 >> 正文

牛背梁保护区科研工作三十年回顾

来源:    发布日期:2017年2月20日    浏览次数:

2016年,在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事业迎来60年辉煌之际,牛背梁自然保护区也已然走过了30载风雨历程。
位于秦岭东段,横跨秦岭主脊南北,地处长安、宁陕、柞水三区(县)交界处的牛背梁自然保护区是秦岭东部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镇守着秦岭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东部边缘重地。加之牛背梁保护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之已然成为了开展生态环境教育、教学实习的天然课堂,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以及人们远离喧嚣都市感受自然、休闲旅游、沐浴森林的好去处。
自1986年6月“陕西省牛背梁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筹建处”成立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牛背梁保护区的组织机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管理制度建设等得到了健全和完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得到了有效恢复和发展,栖息地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与提高,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得到稳步增长。特别是近年来,牛背梁保护区始终以“坚持一个保护、强化两个支撑、狠抓三个提高、实现四个目标、力争五个突破”的工作思路为指导,在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牛背梁保护区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三十年来,牛背梁保护区在始终坚持以保护为根本的前提下,不断致力于科研工作的同步发展,通过内引外联,产、学、研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了资源调查、资源监测、课题研究等不同类型的科学研究活动,使得科技先导作用、科技引领作用与科技支撑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回顾牛背梁保护区建区三十年来的科研工作发展历程,不论是在科技成果形成、科技论文发表,还是科技成果获奖方面都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成效,相继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锻炼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骨干,为牛背梁保护区科研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一、科研工作发展历程
牛背梁保护区虽然早于1980年10月就已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但直到1986年6月,牛背梁保护区管理机构——筹建处才在商洛市柞水县乾祐镇正式挂牌对外办公,时至1997年5月,保护区管理局才在长安区韦曲镇宣告成立。
牛背梁保护区从批建到管理局成立,经过了近二十年的漫长跋涉,从筹建处到管理局,也至少经过了十多年的艰苦努力。在牛背梁保护区管理局正式成立后,组织机构与人员才逐步到位并逐渐发展壮大了起来。
在牛背梁保护区漫长的发展进程中,由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支助的《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项目》——GEF项目于1995年10月启动实施,给牛背梁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契机,保护区各项工作才逐步走上了正常化发展的轨道。
牛背梁保护区的科研工作起步于GEF项目实施初期。与保护区缓慢的发展进程一样,牛背梁保护区的科研工作不但起步较晚,发展速度也比较缓慢。纵观其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历史发展阶段:
1、科研停滞期
1986年6月~1995年10月近十年时间,为牛背梁保护区科研停滞期。
由于此阶段保护区正处于筹备建设初期,保护区的林权尚未移交,林权全部掌握在原属各国有林场手中,辖区资源的管理工作处在由原属各国有林场代管、筹建处监督,逐步向各国有林场与保护区筹建处共同管理模式转化的过渡时期,受保护区机构、人员、经费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在此期间未能开展任何形式的科研活动。
2、科研起步期
GEF项目实施期间的1995年11月~1998年8月,这一时期为牛背梁保护区科研工作的起步阶段。在GEF项目的支持与驱动下,牛背梁保护区的科研工作才逐步开展了起来。
在此期间的1997年5月,牛背梁保护区管理局终于被正式批复成立。此时,保护区的林权虽然仍掌握在原属各国有林场手中,但辖区资源的管理方式已经完成了由各国有林场与保护区共同管理向保护区独立管理的顺利过渡,资源管理权紧紧掌握在了管理局自己手中,工作重心也完成了从机构筹建到资源保护的转移。此阶段,保护区管理局机构依然不够健全、人员还没有完全到位、设施设备还比较缺失,基础资料基本空白,科研力量十分薄弱,自主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基本不具备。
在此条件下,借助GEF项目的推动,根据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和GEF项目实施的需要,先后委托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西北林学院、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陕西省林业勘察设计院等大专院校与科研院所,相继完成了11项调查研究任务,依据调查成果,先后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论文7篇,获得科技奖励1项(表1)。虽然此一时期的科研工作多以委托的方式开展,科研类别也仅仅以资源本底调查为主,但这些科研活动的开展,不仅基本摸清了保护区资源现状,积累了大量的基础性资料,基本填补了保护区基础资料的空白,同时为牛背梁保护区锻炼培养了一大批技术力量,为保护区科研工作的后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科研发展期
自1998年9月起,牛背梁保护区的科研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各项科研活动轰轰烈烈的开展了起来。同样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牛背梁保护区的科研工作步伐仍然相对较为缓慢。
在此期间,牛背梁保护区“三定方案”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复,管理局内设机构得到建立健全,基层保护站相继建成并得以正常运转。随着保护区林权的全面移交,保护区工作人员数量得到迅速增加,基层保护站人员补充到位,保护区的工作重心也随之由单一保护逐步转向了保护与科研同步发展的轨道。
在林业六大工程的带动下,牛背梁保护区资源保护与科研活动的硬件设施与设备不断得到充实与完善。广大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上一时期各项调查研究工作的广泛参与和实践锻炼,加之各项技能培训工作的适时开展,牛背梁保护区的科研力量得到了补充与加强,综合科研能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一大批科研中坚力量迅速成长了起来。
这一阶段,随着保护区管理局机构的建立与健全,牛背梁保护区科研体系也逐步建立了起来,科研监测网络日趋完善,《牛背梁保护区动植物监测计划》、《牛背梁自然保护区科技教育发展计划》、《牛背梁自然保护区科研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科研工作相关制度规定逐渐得到制定与实施。自2012年2月起,为鼓励、支持科技人员积极开展科研工作,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广大科技人员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保护区管理局多方筹集资金,自主设立了小型科研基金。
多年来,在全局上下共同努力下,积极申请和争取了多个科研项目和大量科研经费,极大的促进了科研工作由单纯的资源本底调查向课题研究与资源动态监测多类型的、科研方式由委托开展向内引外联,产、学、研相结合的多形式的发展道路。截止2015年底,先后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林业勘察设计院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通过委托、合作或独立承担的方式完成了27项调查研究、科研监测与技术推广等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4篇,研究成果相继获得各级科技奖励6项。广大科技人员的科研热情与科研意识日益高涨,竞相参与科研工作的良好局面业已形成。
 
二、科研工作主要成效
在牛背梁保护区30年的科研工作发展历史时期内,先后主要完成了38个科研项目,内容涉及资源本底调查、动态监测、课题研究与技术推广等多种类型,以及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社会经济与保护管理等多个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科研成果,共计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科研论文21篇,研究成果相继获得各级科技奖励7项:
1、本底调查
1996年3月~1997年1月,先后委托西北林学院、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林业勘察设计院等大专院校或科研院所,分别开展了种子植物区系、兽类区系、鸟类区系、两栖爬行动物区系、鱼类区系、森林土壤、森林资源与植被类型等8项野生动植物资源本底调查工作,形成了各类单项调查报告,分别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篇。
1996年7月~1998年4月,先后在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大学的技术指导下,由保护区承担完成了保护区周边社区社会经济本底调查与羚牛冬季栖息地调查工作任务,形成了调查报告,发表论文2篇。羚牛冬季栖息地调查成果获得陕西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7年9~2007年10月,先后由保护区独立完成了社区能源需求分析、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林麝资源调查等任务,形成了调查分析报告,发表了论文1篇。林麝资源调查成果获得陕西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9年12月~2010年9月,与陕西省林业勘察设计院联合完成了牛背梁保护区第二次森林资源调查工作任务,形成了调查报告。
2、课题研究
2000年1月~2010年5月,由保护区独立完成了《210国道对羚牛东西扩散的影响》、《濒危物种羚牛保护与解濒技术开发》、《牛背梁保护区血雉栖息地现状评价》、《生境破碎化对林麝栖息地利用模式的影响研究与应用》等课题研究任务,形成了研究报告,发表论文7篇。《210国道对羚牛东西扩散的影响》研究成果获陕西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濒危物种羚牛保护与解濒技术开发》课题研究成果获陕西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生境破碎化对林麝栖息地利用模式的影响研究与应用》课题研究成果获陕西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3年5月~2011年12月,分别与中科院动物所、陕西省野生动物抢救饲养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完成了《秦岭羚牛集群生态适应对策》、《羚牛冷冻精液制备及其杂交试验》、《牛背梁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与《牛背梁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等课题研究工作,形成了研究报告,发表论文5篇,编辑出版了《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综考专辑,研究成果分别获陕西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和陕西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7年8月~2009年12月,在西北大学技术指导下,由保护区完成了《大熊猫潜在栖息地特征研究》工作,调查摸清了牛背梁保护区大熊猫的分布历史、栖息地现状与大熊猫潜在栖息地的特征,形成了研究报告。
2012年4月~2015年12月,由保护区自主设立了小型科研基金,先后批复实施了《牛背梁自然保护区红豆杉资源现状与保护研究》、《牛背梁保护区光头山区域羚牛集群现状调查》、《牛背梁保护区周边社区社会经济调查研究》、《羽叶丁香保护与驯化技术研究》与《野生杜鹃花科植物资源调查研究》等5个课题,形成了单项技术报告,发表论文1篇。
3、资源监测
1998年7月~2001年12月,在GEF项目实施期间,对区内羚牛以及重点保护动植物资源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阶段性监测。2007年4月起,持续对保护区境内野生动物资源、植物资源、森林病虫鼠害、人为活动干扰等动态消长变化情况进行了长期动态监测,为保护管理对策的适时调整提供了决策依据。
2000年5月~2001年10月,在柞水县气象局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组织开展了牛背梁保护区森林气候阶段性监测。
2003年5月~2004年5月,实施完成了《野生动物危害农作物监测》专项工作,对保护区周边社区危害动物的种类、数量、年龄结构、危害时间、危害程度、受危害农作物的种类、危害范围、面积、农作物产量、经济损失、已采取的保护措施等情况进行了监测,制定了防范措施,为政府相关部门在野生动物损害赔偿制度制定方面提供了决策依据。
20145月起,持续开展了红外相机监测工作,对保护区境内野生动物分布与人为活动情况进行了长期监测,获得了大量的图像资料。
 
三、现状评价
回顾三十年来牛背梁保护区科研工作的发展历程,它所走过的道路虽然漫长和艰辛,但它所取得的成果却是十分令人欣喜的。
三十年来,经过一批又一批专业技术人员的呕心沥血,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开展了多项科研活动,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获得了多个荣誉,锻炼培养了一大批科研中坚力量,积攒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极大的促进了牛背梁保护区各项事业的发展。
三十年来,牛背梁保护区科研工作所取得的任何一个细小的成绩和任何一点微小的进步,都是牛背梁保护区一笔巨大的、无可限量的宝贵财富,也必将是今后一定时期内牛背梁保护区各项事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十年来,牛背梁保护区的科研工作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大力帮助、社会各界的大力支助,以及保护区历任领导班子的正确决策下,虽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科研成效,但从整体发展水平来看,牛背梁保护区科研工作的发展步伐较为缓慢,还依然处在科学研究的初级阶段,存在着诸如科研活动的研究面还比较窄,科学研究的层次还不够高,科研深度还比较浅,科研成果与成果获奖档次还比较低,科技论文质量还有待提高,科技带头人或科研领军人物尚未脱颖而出,以及岗位技能培训形式单一,培训频次较少等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牛背梁保护区的综合科研实力与“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中的其他保护区,甚至我省其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比较,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们对此必须有一个十分清醒的认识。
在牛背梁保护区科研工作未来发展中,我们还有诸多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去解决,依然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这也是摆在全体牛保人面前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展望未来,要想创造牛背梁保护区科研工作新的成绩,还需要全体牛保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付出更多辛勤的汗水和努力。只要我们正视现实,承认差距,正确面对困难与不足,奋起直追,我们坚信:牛背梁保护区科研工作辉煌灿烂的明天一定能够到来,也一定能够早日到来! (杨 振、麻应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