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保护区工作 >> 公众教育 >> 科普知识 >> 正文

浅谈森林体验引导员的植物解说技巧

来源:    发布日期:2016年10月31日    浏览次数:

参与了3年的北沟森林体验活动,接待的对象基本都是中小学生,还有一些幼儿园的小朋友。几乎每次的活动中都少不了对植物、岩石、土壤和负氧离子的认知,还有一些有趣的小游戏。在所有的环节当中,我感觉最难把握的是对植物的讲解。因为岩石、土壤和负氧离子等涉及的都是比较单一的知识,游戏本来就是孩子们的最爱,而植物这一块,因为种类繁多、随处可见,孩子们又随时可能提问,搞不好就会变成枯燥的说教或者被问到哑口无言,让森林体验活动丧失了应有的乐趣。经过三年的不断学习和经验积累,我发现在植物讲解中存在很多实用的技巧,如果运用得当,会在整个森林体验活动当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首先,森林体验活动中,引导员对于重点给孩子们讲解哪些植物要做到心中有数,合理把控活动节奏,那样才会临阵不乱。
第二,不要贪多,要讲有显著特点的或非常有趣的,让孩子们印象深刻并记住它们。
第三,善用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激发孩子们对认知植物的浓厚兴趣。比如可以在进入基地之前告诉他们,有些植物会咬人(比如漆树和荨麻),有些穿着情侣装(比如紫堇和黄堇),有些植物很粘人(比如葎草和茜草),有些甚至还凶巴巴(比如猫儿刺和大蓟),这样提前热身以后,孩子们就会对认识这些植物充满期待,从而会提高整个活动的质量。
第四,巧用方言和别名。有些植物的名字本来很普通,但是方言版的名字就会变得很有意思。比如马桑,听起来没有啥吸引人的地方吧,但是它有一个方言名叫“胖婆娘腿”。怎么样?马上就想见到它吧!还有铁线蕨,它的别名叫做“少女的发丝”,有了这个名字,它就变得很让孩子们期待。
第五,巧用味道。有些植物的味道很特别,要么芳香怡人,如秦岭蔷薇和百合花;要么怪味熏人,如鸡屎藤和臭老汉。可以在活动中让他们用鼻子来闻一闻,难忘的气味会让人印象深刻。
第六,巧用功效。秦岭无闲草,很多植物都可以入药或食用,或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比如可以治疗手脚扭伤的活血丹,可以作为美味野菜来食用的石蜡菜(中华碎米荠),以及可以提取植物纤维的南蛇藤等,会让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
第七,巧用外形。一般来讲,孩子们会对外形比较特别的或优势种植物感兴趣,比如外形特殊而又高大的草本植物博落回、水扬梅、烟管头、大蓟,还比如种子和花都长在叶面上的叶上花(青荚叶),还有优势树种如北沟里随处可见的野核桃和杈叶槭,都可以作为重点讲解的对象。
第八,巧用道具。在植物的认知过程中,如果能让孩子们在枝叶之外看到植物的花朵和果实,对他们来说既能增加兴趣又能加深印象。可是植物的生长是有季节性的,有的阶段只能看到花,有的阶段只能看到果实,有的阶段花和果都没有,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自己准备一些道具来提高认知的直观性。比如可以在平时收集一些植物的果实或种子,如野核桃、板栗、榛子、松子等等,还可以在平时多拍一些植物开花、结实的照片做成塑封的彩页,在讲解的时候展示给孩子们看,这些都能大大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第九,巧用感官。在植物的认知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各种感官,比如触觉、听觉、嗅觉、味觉等等,让他们用整个身心来接触自然,感受植物的无穷魅力。以下体验可以让孩子们和植物更亲近:可以摸摸油松和灯台树的树皮,感受植物皮肤的粗糙与细腻;可以闭眼听听风声,感受风吹草动、小溪欢唱的森林音响;可以闻闻秦岭木姜子和野花椒,体会植物独有的芳香;还可以舔舔苦树枝、尝尝野桑葚,让苦与甜的味道在舌尖跳跃。在这样的全身心触摸中,孩子们会和植物建立起一种新鲜而奇妙的联系,让彼此成为心有灵犀的朋友,从此不再陌生。
 除了以上技巧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可以在讲解中穿插使用,让整个植物认知活动变得妙不可言。比如巧用谐音,粗榧可以联想到土匪;巧用传说,七仙女和王母娘娘救助被毒蛇咬伤的秀才,这个美丽的传说,就和七叶一支花有关;巧用动物,比如大家都喜爱熊猫和羚牛,就可以通过它们联系到两位国宝共同的美食-----箭竹。
当然,以上方法不一定每次活动都要全部用上,有趣的植物也不一定每次都要把所有的都讲到。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性格特点还有不同的季节和天气情况灵活运用,才会有比较好的效果。灵活运用的前提是引导员要积累大量的知识,才能在讲解过程中灵活机动,游刃有余。
在森林体验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让孩子们通过呼吸甘甜的空气,触摸清冽的溪水,聆听婉转的鸟鸣来爱上森林,爱上每一株给我们创造了美好环境的花草树木,从而感恩森林、感恩自然,由衷的生出一种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的高尚情感。让保护生态、热爱自然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这才是森林体验活动最终的也是最美好的愿望。(北沟保护站曹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