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态文化 >> 绿色文苑 >> 正文

观鸟牛背梁

来源:    发布日期:2015年6月24日    浏览次数:

观鸟牛背梁
(一)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暨陕西第一期“自然体验培训师”,在陕西秦岭牛背梁保护区开班啦!我有幸受邀前往,奉献一场题为“生态旅游与绿色导览”的讲座。
6月10日午至西安,陕西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常秀云秘书长与司机师傅张彪来接站,不料,这二人竟然都是我二十多年前认识的老朋友,或曾一起养猴,或曾共赴秦岭。
张师傅宝刀不老,驾越野直奔秦岭,穿过18公里的世界最长隧道,即达位于秦岭南麓、古香古色的翠微宾馆。一放下行囊,即与徐大鹏老师绕道宾馆后身的小山村——柞水县营盘镇秦丰村,观鸟!在秦岭中观鸟,对我来说机会还是不多,因为二十年前来时,还不懂观鸟。
没想到下楼来到宾馆对面的小河两岸,轻易可见的红尾水鸲,来来去去,好不热闹。此次的培训营地选址太棒啦,处于千山万壑之中,简直是在自然中做自然体验,安逸!穿过小山村,没走几步,一条溪流拦在面前,踏上简陋的小桥,激流岩石上,又是红尾水鸲,雏鸟的乞食与雄雌鸟的轮番饲喂,此情此景,好不动人!我忘乎所以地蹲下拍摄,听得身后“噗嗤”一声,呀!裤子被崩开了,开裆裤,多丢人!出师不利呀,沮丧的我回头看了看不远的徐老师,好在他眼神不济,不光是看不见鸟,连我的窘态也没发现,于是,我定了定神儿,故作镇静地想:回宾馆再缝裤子吧,继续前行!
一只另类的鸟——戈氏岩,从我眼前掠过,镜头迅速跟踪,只拿下了个背影。村前屋后,北红尾鸲昂然而歌,任你怎样拍摄,也不动声色。腹黄背灰的灰鹡鸰,一边欢叫一边晃着尾巴,十分抢眼。靓丽一闪,一道黑影,却散发着金属光泽,发冠卷尾,翩然而至,而且,循着它的飞翔轨迹,竟把我带到了一个草编大碗状的鸟巢上,卧在巢中的发冠卷尾成鸟,头尾均露在外边,哈哈,抱窝呢。如非我的眼神好,岂能发现发冠卷尾这秘不告人的行藏。又是一阵哗然,一只浅灰色的鸟,在空中划出一道银光——灰卷尾,哈,成套的卷尾亮相啦。据说附近还有黑卷尾。山间溪流畔,村姑浣衣裳。孩童睁大双眼,望着我俩,陌生人吗,近前,却毫不羞涩地打招呼“你好”。
晚餐后,学员们不约而同来到宾馆对面的河边,凭栏拍鸟,还是红尾水鸲,它们为我们演绎了一帧帧雏鸟乞食、母子情深、父爱如山的镜头,尤其是母鸟一边忙着育幼,一边还炫耀着腰身,引来雄性交尾。“咔咔咔”,说时迟那时快,这个珍贵镜头,早已被我身旁的小龙老师手持单反,手疾眼快,及时拿下。
我发现黑身红尾的雄性时不时会站在汉白玉的栏杆柱头,一幅构图顿时产生,我迅步过桥绕到河的对岸,以鸟为前景,企图拍摄“人鸟合一”的场面,果不其然,先后有保护协会郭处长、号称湖北观鸟“神雕侠侣”的大龙小龙夫妇出现在对岸,人、鸟、人,三位一体,瞬间拍摄,大龙老师果然高强,马上会意,也举起机子与我对拍。我为他,他也为我,同时留下了“趣味鸟图”,做到明日讲演的PPT中,多么及时而即时呀!或人虚鸟实,或鸟虚人实,大龙非常酷的拍摄姿势,郭处长披肩长发与橙色外套,在鸟做前景的片子中,或阳刚,或阴柔,或骨感,或丰腴,天人合一,风格各异。

(二)
到达牛背梁的第一个早晨,恰为观鸟实践课,全体学员乘车来到牛背梁保护区近旁的一个叫霸沟的地方。东西走向的秦岭,横亘于中国版图的腹地,崇山峻岭,绵延几百里,既是中国的南北分界线,也是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牛背梁恰恰地跨秦岭南北,因为山梁平坦如同牛背,得名牛背梁。作为东秦岭的主脊,最高峰牛背梁,海拔2802米。秦岭既有壮观的峰脊,也有神秘的沟谷,这些沟谷是河流下切的产物,危崖夹峙,激流奔涌,花木丰茂,山翠谷幽。可惜,我们不是地质学者,目的在于观鸟,但山沟里的鸟情实在不旺,我竖起耳朵,瞪起双眼,好不容易,拍到普通为我呈现倒立的姿态,举起相机,及时拍下。
沿着山路向上艰行,感觉我们一行人越走越少,上到一棵树形绮丽的龙松附近,见到其下一块石碑,上书“牛保界”三个大字,看看表,查查图,知道差不多了,不敢继续登高,怕延误了集合时间,于是在附近盘桓小憩,竟然捡到一块野猪头骨和一块鬣羚头骨,从事户外探险的小刘还敏锐地发现了两块带毛的动物粪便及一只死掉的雏鸡,可见这一带已是保护区的核心区域。牛背梁共有鸟类170多种,兽类80多种,这里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4种:羚牛、金雕、林麝、豹。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26种:黑熊、松雀鹰、血雉、红腹角雉、红腹锦鸡、灰林鸮、斑头鸺、豺、水獭、大灵猫、斑羚、鬣羚、毛冠鹿等。
我深知在野外遇上动物实属不易,好在还有鸟。上山时太早,光线暗淡,在走下山沟的晌午,一缕阳光透过岩壁,打在几缕树叶上,正好有一只鸣啭不停的鸟,立在那里——方尾,羽色娇艳,歌声婉转,光影明丽,鸟儿又在枝头稳稳地站立,极便于拍摄。一路上发现我们的队伍中,不少人都在细细地拍摄着——拍植物、拍花草、拍菌类……来自陕西28个保护区的同仁,各有所长,各取所需,各有所获,只是拍鸟的人不太多。穿越山岩堆砌的书有“野狼谷”三个大字的门洞,没有野狼,倒听说去年有一对黑熊母子在此逗留一周之久,保护站的同志还拍到了图片,那可是比野狼更凶猛更魁伟的食肉目动物啊。

(三)
上午10:00赶回住地,为学员们倾情演讲“生态旅游与绿色导览”。
下午13:30又分别乘坐几辆旅行车,做户外活动课。车队逶迤,在崎岖山道上行驶,令人浮想联翩。古人为通过秦岭天堑,曾先后修筑了6条穿越秦岭的古道,自西向东为: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义谷道(亦名秦楚古道),还有武关道。而我们所在的素有“秦楚咽喉,终南首邑”之称的牛背梁保护区内就有子午道和义谷道的遗迹,被称为古代的高速公路,在此基础上,开通了终南山公路隧道,天堑变通途,那条我国最长的18公里隧道,别说古人无法想象,我在20年前几度出没秦岭,也不能想象如此之快就抵达目的地。子午道又名“荔枝道”,不是出产荔枝,而是唐代臣子从蜀郡涪陵快马加鞭为杨贵妃转运荔枝。民间有端午前后尝荔枝之说,当年身在北方,只有贵妃可以品尝到的南国水果,如今也成了寻常百姓的水果,此时,掰着荔枝,品着这首遐迩闻名的古诗,别具韵味“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山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下午,我们的目的地为北沟保护站,牛背梁下辖四个保护站:老林、广货街、石砭峪和北沟。保护区负责科教的马宇等老师为大家做体验引导和讲解,我边听边看,经过一个个认知点“岩石认知点、土壤认知点、植被认知点……”深深为保护区所做的自然科教所叹服,虽然我所做所讲也是自然科教,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保护区的优势就在于具备真正的大自然,稍加点缀就能画龙点睛给人以启迪。
在关于树价值的教育上,我注意到这个木牌文字:“当你看到一棵树,请深深地呼吸并且说声谢谢!一棵树一年平均释放氧气27.3万升;一成人一年需要氧气13万升,所以,一棵树释放的氧气可以满足两个人的呼吸并消耗掉他们所呼出的二氧化碳。”这不正是我需要向公众阐明的有关树之作用的道理吗?
在森林休闲区,我读到令我心曲得到共鸣的、装潢朴素的木牌说明“听,潺潺的流水声,婉转的鸟鸣声,树叶的沙沙声,花草的味道,森林的气息……这里,你可以骑木马,闻菌香,雕木画;这里,你可以吟诗作画,浅唱低吟;这里,你可以释放艺术才情,体验自然,感受天地大美”。落款为“牛背梁北沟森林体验”,看来设计者本身就是一位沉浸于自然的文艺青年吧。牛背梁保护区的北沟科教内容,给我印象很深,其中鸟类画轴,正面是鸟的图像,后面是这种鸟的名称,很是简易而明朗,美观而奏效。
走着走着,我加快了攀登的脚步,与一位林学院的生物研究生捷足先登,经过树根区、草棚区,一直冲锋至观景台,在山崖上书有“别有洞天”的溪流处停下了脚步,因为已是再行无路。就在这个神秘的溪头,我发现一个黑色的鸟影——褐河乌?一路寻觅,终于在这尽头得到了,拍到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终于见到褐河乌。返途,灌丛深处一阵欢叫,停住脚步仔细端详,哈,一小群的棕颈钩嘴鹛,在深山里遇见,还是头一遭。它们可不像方尾那么老实,蹦来蹦去,没个消停的,好在拍到了一只,留此存照,是以为证。

(四)
在本届培训班在秦岭的最后一晚,学员们载歌载舞,举杯联欢。我计划次日一早五点观鸟,便没去参加,早睡以便早起。
山中多野鸟,春眠不觉晓。我按照保护区马科长的提示,想看鸟,就在山村的前后左右,而非大山沟里。果然,在大山、大河与山村之间,黄臀鹎、灰鹡鸰、又唱又跳;山斑鸠、珠颈斑鸠高居屋顶或电线杆上;还有红嘴蓝鹊,才拍到一个镜头,就被几只喜鹊给轰跑了,看来还是会打群架的鸟厉害。在民居的屋顶及菜地,还是北红尾鸲为主角。作为秦岭南麓的典型鸟种——发冠卷尾,总在秀着自己流线型的身段、尾翼,以及丝丝可见的发冠。几只黄腹山雀、绿背山雀、白脸山雀,相继出现在我面前,在村边的一棵老核桃树上,甚至同一个镜头里,百鸟朝凤,争奇斗艳。一位看似智力有些障碍的汉子蹲在村口,手捧大碗早餐,一只黄花老母鸡相守在他面前,乡村野趣,多么地和谐,我刚做好拍摄准备,人鸡同步,同样地把头转向了我——拍!我按下了快门。
一对大嘴乌鸦把我引向了溪流,在河的对岸,一位老汉艰难的从湍流中汲水挑上岸去。发冠卷尾、灰卷尾,山麻雀……相继出现。过小桥,遥见水中鹅卵石上端立一只黑鸟——褐河乌,就是那种,费了老劲,山沟尽头才隐约见到的,竟摆在我的面前了,同一个画面,还有一位红尾水鸲的雌性。
刚刚送走褐河乌,一只松鼠拦住了去路,嘴上还叼着一只青核桃,真是福不双至今双至,一下子碰上了一鸟一兽,都是我这两天来不易碰上的。在看上去有点像藏族玛尼堆的一个石堆顶部,一只岩松鼠岩石般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令我惊讶,于是调转相机镜头,拉向松鼠,而松鼠背后不远处乃是小村民居,三位老乡正坐在屋檐下晒太阳,于是灵机一动,便设计出一组以松鼠为前景,老乡做背景的难得画面,这与前日拍摄鸟与人重叠的场面,异曲同工。
看看表,7:30,肚子也饿了,该回住地吃早餐了,刚转过一处山村的民房,屋顶方向传来二声杜鹃洪亮的鸣叫“咕咕,咕咕”。太近了,我停下步子,慢慢抬头,瞥见屋顶电线上,落了一只硕大的杜鹃,原地拍摄,已经够清楚的了,转到房前,也就是杜鹃的身下,它还是岿然不动,我估计就像这鸟不怕村民那样,也不怕站在当院的我。两天来,总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影,不料,在这即将收场的时刻,杜鹃完全是送上门来了,不曾刻意追求,却能轻易得到,世事难料,自然神奇啊!(郭耕/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