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态文化 >> 职工风采 >> 正文

秦岭踏雪行

来源:    发布日期:2014年2月27日    浏览次数:

天气预报2月19至20日西安地区晴天。短暂的晴日,给我们以无比的惊喜。为了弥补前一次秦岭拍摄雪景天气的遗憾,这次我们抓住机会,早做准备。19日早晨我们就与陈旭老师一行驱车直奔沣峪口。
立春后,按老人讲就已进入了春天,但今年冬天的大雪好像比较任性,姗姗来迟。毕竟已到了春天,低海拔的积雪在地面和树梢上很快消融,上次进入沣峪口拍摄的时候还是一片银装素裹,事隔几天,就已不见了踪影。这也是陈旭老师比较担心的事情,美好的雪景在晴朗的天气下很快就会消融,拍摄一定要抓住时机。
G210国道沿途的风景依然美丽,但我们的心却在秦岭梁光头山上。这次我们准备徒步上光头山。对于第一次雪地徒步数十公里,我心里虽然没有底,但我相信自己一定会坚持到底。
经过1个多小时的行程,终于到秦岭梁了。约1900米的海拔,这里依然是一片银装素裹、玉树琼花、茫茫白雪的世界。我们要行进的红岭路,是由秦岭梁通往海拔2800多米的省电视台9号站的一条简易公路。从车上取下行囊装备,背负着40斤重的负荷,脚踩30厘米厚的白雪,我们向目标开始进发。

我们脚下的秦岭山脉,以巍峨庞大的身躯自东向西横亘中国中部,一边抵挡西伯利亚的寒流,一边阻挡东南季风暖湿气流,地球板块的造山运动,让高高隆起的秦岭山脊经受住了岁月的沧海桑田,也练就他坚韧不拔的性格,成为中国的“父亲山”。此次的寒流虽然姗姗来迟,但秦岭的身躯依然将他们挡住,抬升的寒流让我们此时正在行走的秦岭主脊上的积雪比低海拔的地方厚实了许多。
正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以前也听老师讲摄影,只要你走到了,就能拍摄好照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海拔,就有不同的地形地貌,不同的风景。这次却是身临其境,深有体会。
 

阳光明媚的好天气,让这次拍摄不虚此行。站在高高的山顶,远眺连绵的山脊,蓝天里飘过的白云,让心灵也得到涤荡。沿途的落叶松很是挺拔,积雪压不弯的脊梁,显得更加威武,华山松苍翠的松枝托举着晶莹剔透的冰雪在阳光下闪烁,百米瀑布也在冰雪的世界里凝固了瞬间。玉树琼花的世界在阳光下,真是美不胜收。美景壮哉,我们的心情也随之亢奋,手中的相机快门声不断,要将这些美好的瞬间永远记录下来。
路,却不似风景那么迷人。厚厚的积雪,为我们的前行凭添了太多的阻力,负重也随着海拔的抬升更加沉重。我们艰难的在山脊间做大“S”运动,峰回路转,九曲十八弯。厚厚的积雪打湿了鞋袜,脚板一片渗寒。下午野外就地用餐,化雪煮水泡面,虽然有些苦,但这些苦难不正是对我们的考验吗?听说藏民去朝圣时都是一步一叩首走去的,我们今日冲顶之行也同样是怀着一颗朝圣的心,一颗崇畏自然之心而来,脚下迈出的每一步都是自己内心世界对大自然虔诚的膜拜。

这次和陈旭老师一起雪中之行,让我更加认识了他,确切的说是陈老师的敬业精神打动了我。陈老师的腿有伤,还没有痊愈,但作为一个职业摄影师,当天气转好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拍摄任务,而不是自己身体。他背负着近50斤的装备,一步一步行进在齐膝的雪路,步伐虽然缓慢,但是坚定。几次我都忍不住要帮他分担重量,他却微微一笑,说这点东西不算啥。当我对他身上挂的7d和5dmarkⅡ长枪短炮羡慕不已的时候,他给我讲了他当时入道时的一件事。有次他和一队人拍摄熊猫,其他人的装备都比他好,他们在前面走,什么都没有碰到,但他在后面走着就碰到了,用傻瓜机拍了一张清晰的照片。这说明设备虽然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作为一个野生动物摄影师一幅好作品需要的是敬业精神和好运气。

一路,走走停停,我们花了近6个小时,在夜幕到来之前,终于到达了预定宿营地夜宿。在这里仿佛比别的地方都更加接近夜晚的天空,黑幕上撒满闪烁的星星就像一颗颗大宝石,仿佛一伸手就可以摸到,只有呼啸的山风、刺骨的寒冷提醒我们这里已是海拔2700多米的高山。我们离光头山只有一步之遥了。但前面的路已经被大雪彻底封死了,为了安全,我们只能放弃。

   第二日清晨又是一个好天气,灿烂的阳光将金色洒向冰雪的世界,迎着太阳升起的方向,我们极目远眺,架起相机把在晨光下茫茫白雪覆盖下最美的秦岭收纳进我们的镜头里。陈老师兴奋的说,这么好的天气,老天爷真给脸。是呀,太阳总是眷顾那些不畏艰难、肯于坚持、抓住时机的人。大家都说摄影是一门光与影的艺术,那么金色的阳光一定会定格住我们此次秦岭探雪之行美丽的瞬间。(郭朋勃/文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