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保护区工作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正文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血雉种群数量与分布

来源:    发布日期:2013年4月22日    浏览次数: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血雉种群数量与分布
麻应太 蔺俊武 吴逊涛 邵建斌 解振锋 段文东
 
血雉(Ithaginis cruentus)隶属于鸡形目(Galliformes)雉科(Phasianidae)血雉属,留鸟,雌雄异型。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同时被列入中国濒危鸟类红皮书和CITES公约附录Ⅱ。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及邻近的山系,包括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祁连山脉和秦岭地区,地理位置大约在26°0¢~39°2¢N,84°0¢~108°3¢E之间。国外仅见于印度东北部、尼泊尔、锡金、不丹等喜马拉雅山地区以及缅甸西北部。血雉栖息于雪线附近的高山针叶林、混交林及杜鹃灌丛中,海拔高度多在1 700~3 000 m。位于陕西秦岭山脉东部的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为血雉秦岭亚种(Ithaginis cruentus sinensis David)主要的栖息分布区(巩会生等,1993),牛背梁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之一。自保护区建立以来,受诸多因素的限制,对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血雉的研究一直未能开展,保护区境内血雉的栖息分布现状等资料缺乏,极大制约着血雉保护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为进一步摸清该区血雉种群数量与栖息地现状,为血雉保护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009年1月~2010年12月,对该区血雉种群数量与栖息分布现状进行了调查。
 
1 研究地区概况
本课题研究地区为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全境,研究地区总面积16 418hm2。根据血雉生态习性,区内海拔2 100 m以上地区为重点调查研究区域。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秦岭东段,横跨秦岭主脊南北,地处柞水、宁陕、长安三县(区)交界处,地理坐标为108°47¢~109°03¢E,33°47¢~33°55¢N。牛背梁保护区的形状为东西狭长分布的带状,保护区总面积为16 418 hm2。它是以羚牛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野生动物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牛背梁保护区属秦岭中山和亚高山区。区内海拔1 100~2 802 m,垂直高差1 700 m多。牛背梁保护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区内气候夏季温凉湿润,冬季寒冷干燥。年均气温8~10 ℃,极端最高气温36 ℃,极端最低气温-21.6 ℃,年降水量850~950 mm,无霜期130d左右。牛背梁保护区地处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上。区内河流较多,水源丰富,主要有石砭峪、沣峪河、旬河和乾佑河四大河流。
牛背梁保护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据调查统计,区内有种子植物105科433属950种(含种下等级)。其中有红豆杉(Taxus chinensis)、太白红杉(Larix chinensis)、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星叶草(Circaeaster agrestis)、羽叶丁香(Syringa pinnatifolia)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5种(第一批)。同时,分布有兰科植物10属11种。区内有脊椎动物218种,其中兽类60种,鸟类124种,爬行类20种,两栖类7种,鱼类7种。在这些脊椎动物中,有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bedfordi)、豹(Panthera pardus)、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斑羚(Naemorhedus goral)、鬣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血雉、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等重点保护动物46种。
牛背梁保护区植被属暖温带针阔叶混交型,多为原生次生植被,有着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海拔1 100~2 000 m为松栎针阔叶混交林带;海拔2 000~2 500 m为桦木林带;海拔2 500~2 802 m为针叶林带。森林植被保存基本完好。
2 研究方法
2.1 外业调查
外业调查研究中采取路线调查与访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野外数据收集工作。
2.1.1路线调查法
路线调查中,采取样线与样方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各类数据收集。
样线的布设采用机械法,按照从低海拔到高海拔、最大程度穿越不同生境的原则,沿各个沟系、坡面或山脊布设。样线单侧控制宽度为25 m。调查研究中,共计在野外布设调查样线18条(表1),总长度为113.67 km,其中最长样线为13.43 km,最短为3.24 km。样线总面积5.684 km2
样方为10 m×10 m的正方形,沿调查样线随机布设。在沿样线行进中,每发现一次血雉实体或痕迹,就以发现地点为中心,布设一个调查样方。外业调查中,共计在野外布设调查样方53个。
 
表1    调查样线统计表
Table 1 The number of transects in Niubeiliang nature reserve
样线编号
Transect number
样线位置Location
长度(km)
Length(km)
面积(km2
Area(km2
发现次数(处次)
Samples
001
花门楼~大钱池
Huamenlou-Daqianchi
7.29
0.365
7
002
水晶坪~龙王沟脑
Shuijingping-Longwanggou
9.45
0.473
5
003
大东沟~牛背~土溜子
Dadonggou-Niubei-Tuliuzi
13.43
0.672
13
004
西沟峡~秦岭梁
Xigouxia-Qinlingliang
9.65
0.483
2
005
大甘沟~秦岭梁
Dagangou- Qinlingliang
6.08
0.304
2
006
小甘沟~秦岭梁
Xiaogangou- Qinlingliang
4.59
0.230
5
007
北沟~秦岭梁
Beigou- Qinlingliang
6.01
0.300
0
008
黄花岭~秦岭梁
Huanghualing- Qinlingliang
5.40
0.270
2
009
梯子沟~秦岭梁
Tizigou- Qinlingliang
3.71
0.186
1
010
干沟~秦岭梁
Gangou- Qinlingliang
3.85
0.192
2
011
红岭路
Honglinglu
7.56
0.378
13
012
秦岭梁~苍子沟脑
Qinlingliang-Cangzigou
4.66
0.233
1
013
西平沟~秦岭梁
Xipinggou- Qinlingliang
3.24
0.162
0
014
东平沟~秦岭梁
Dongpinggou- Qinlingliang
4.66
0.233
0
015
大坝沟~秦岭梁
Dabagou- Qinlingliang
4.79
0.240
0
016
龙窝沟~秦岭梁
Longwogou- Qinlingliang
8.51
0.425
0
017
大板岔~秦岭梁
Dabancha- Qinlingliang
3.78
0.189
0
018
水洞子沟~秦岭梁
Shuidongzigou- Qinlingliang
7.02
0.351
0
总计Total
113.67
5.684
53
 
外业调查中,调查人员携带GPS等工具沿调查样线行进,随时观察发现血雉实体或痕迹,以及人为干扰活动等情况,对发现的各类信息进行详细观察记录。当发现血雉实体后,则采用跟踪调查法,对血雉的生态行为进行观察研究。
2.1.2访问调查
访问调查为路线调查法的辅助调查。通过对保护区周边地区社区群众中的猎人、药农,以及周边地区林场、护林站、道班等工作人员的走访,掌握保护区境内血雉的历史分布情况与近期分布状况。
2.2 数量估算
内业中在进行血雉数量统计时,首先根据调查资料确定出研究地区血雉的分布区域范围与面积S,以及各调查样线上血雉的直观实体数量P(为避免重复统计,计算中仅依据各样线上血雉的实体数量来推算分布区内血雉的间接数量)。然后,再以血雉分布区内所布设的样线总面积S与样线上发现的血雉的直观实体数量P为依据,求出血雉在分布区内样线上的平均分布密度DD=P/S)。最后,再依据血雉在分布区内的样线密度D和分布区总面积S,推算出血雉在分布区内的间接数量PP= D·S)。
 
3 研究结果
3.1 血雉的分布
3.1.1 血雉的垂直分布
调查结果显示,血雉在牛背梁保护区境内主要分布在各沟系中上部靠近秦岭主脊的地带。垂直分布范围为海拔1 725~2 615 m(表2),其中以小甘沟的分布为最低(海拔1 725 m),以光头山西侧麦秸垛的分布为最高(海拔2 615 m),垂直分布高差为890 m。
从垂直分布的海拔高度情况来看,血雉在海拔2 050~2 557 m的范围分布较为集中,在垂直跨度507 m的范围内,共计观察记录到血雉实体或痕迹46处次,占总观察记录次数的86.79%。而在海拔2 115 m~2 387 m范围内的分布最为集中,在此垂直跨度272 m的空间范围内总共观察记录到血雉实体或痕迹32处次,占总观察记录次数的60.38%。
 
表2    血雉在各海拔高度的分布情况
Table 2 Distribution frequency of blood pheasant at different elevations
海拔范围(m)
Elevation
<18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
≥2400
≥2500
2600
观察次数(处次)
Samples
1
2
3
5
8
12
12
4
5
1
占总数比(%)
Percentage
1.89
3.77
5.66
9.43
15.09
22.64
22.64
7.55
9.43
1.89
 
3.1.2血雉的水平分布
从血雉在保护区内的东西分布情况来看,东起霸沟脑,西至漫沟脑,沿秦岭主脊广泛分布。但以光头山、小甘沟、牛背梁与花门楼地区血雉的分布最为集中,总计发现血雉实体或痕迹46处次,占总观察记录次数的86.79%,其中,以牛背梁地区分布最为集中,总发现18处次,占总观察次数的33.96%;光头山地区次之,总发现15处次,占总观察次数的28.30%;小甘沟地区较少,总发现6处次,占总观察次数的11.32%。
从血雉在秦岭南北坡的分布情况来看,课题研究期间发现的所有血雉的实体或活动痕迹皆处在秦岭主脊以南区域,而在秦岭主脊以北区域则未发现。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秦岭北坡区域无血雉分布。
3.2 血雉的数量
3.2.1直观实体数量
外业调查中,共计在野外布设的18条调查样线中的6条上直观到血雉实体21次共计103只(P)(表3)。
3.2.2痕迹数量
在其中的11条样线上观察记录到血雉新鲜活动痕迹33处,根据活动痕迹估算的血雉数量为149只(表3)。
综上所述,在其中的6条样线上同时发现了血雉的实体与痕迹,其中,实体数量103只,痕迹数量115只,总计218只(表3)。
 
表3    血雉在各调查样线上的数量分布
Table 3 The population number of blood pheasant in transects
样线号
No. of transect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总计
Total
实体数量
Entities number
15
14
27
0
0
2
0
0
0
15
30
0
0
0
0
0
0
0
103
痕迹数量
Traces number
9
6
28
5
4
13
0
16
8
10
49
1
0
0
0
0
0
0
149
总计Total
24
20
55
5
4
15
0
16
8
25
79
1
0
0
0
0
0
0
252
 
3.2.3间接数量
野外观察记录结果显示,在牛背梁保护区境内,血雉在海拔2 000 m以下地带总计观察次数为6次,占总分布频次的11.32%,最低分布高度为1 725 m;在海拔2 000~2 500 m的观察记录次数为42次,占总分布频次的79.25%,最低分布高度为2 050 m;在海拔2 500~2 700 m的观察记录次数为5次,占总分布频次的9.43%,最高分布高度为2 615 m。依据血雉在各海拔高度的分布情况(表2),结合日常巡护监测工作中掌握的信息,以及血雉生态生物学习性,确定在牛背梁保护区境内,秦岭主脊以南,靠近秦岭主脊,海拔2 050~2 557 m的地带(共观察记录血雉实体或痕迹46处次,占总观察记录次数的86.79%)为血雉的栖息分布区。
根据血雉在牛背梁保护区的分布范围,经过测算,血雉在保护区的分布面积(S)为41.7 km2。在血雉分布区内所布设的样线总面积(S)为2.258 km2。在分布区内血雉的直观实体数量(P)为103只。
根据血雉直观实体数量与分布区面积及样线面积,经过计算:
血雉在分布区样线上的平均分布密度(D)为:45.616只/ km2
血雉在分布区内的间接数量(P)为:1902只。
根据牛背梁保护区内血雉的间接数量可知,血雉在整个保护区内的平均分布密度为11.288只/ km2
 
4讨论
4.1 血雉在保护区东西向呈连续性分布
从研究结果来看,整个调查研究期间,未能在保护区境内的秦岭主脊以北区域发现血雉实体或活动痕迹,血雉皆栖息分布于秦岭主脊以南区域,由此可以初步认定秦岭主脊为血雉在牛背梁保护区分布的最北界。
从血雉在保护区境内东西分布的连续性来看,野外调查期间,虽然没有在秦岭南坡的北沟至黄花岭区间,以及秦岭主脊与210国道交汇处的两侧发现血雉实体或活动痕迹,但周边社区群众的访问调查结果和日常巡护监测掌握的情况显示,血雉近年来在这些地段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现。由此可见,血雉在牛背梁保护区秦岭主脊以南地区呈连续性分布,未出现明显的片断化或斑块状。
4.2 血雉在保护区的分布范围狭窄且偏小
调查结果显示,血雉虽然在牛背梁保护区境内秦岭主脊以南区域东西向呈连续性分布,且分布广泛,但从其分布区形状和分布区面积来看,血雉分布区地处各沟系中上部,为一沿秦岭主脊呈东西狭长分布的带状,东西长达29 km多,南北最宽处仅距离秦岭主脊2.5 km,最窄处不足0.5 km(保护区东部的花门楼黑窑沟一带和西部210国道秦岭梁处),分布区总面积41.7 km2,仅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4.75%,分布区面积狭小。究其原因,紧邻保护区周边地区的森林旅游开发、工程建设,以及采集等人为活动的频繁发生和干扰是导致血雉在牛背梁保护区这一栖息分布现状的最根本原因,也是牛背梁保护区资源保护管理工作中目前与将来较长时期内必将面临的最根本的威胁。(科研科石砭峪保护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