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态文化 >> 人文景观 >> 正文

“牛背”脚下渔鼓情

来源:    发布日期:2013年4月22日    浏览次数:

“牛背”脚下渔鼓情
陈亮
3月8日,是所有妇女同胞们的节日,柞水县剧院为女同胞们举办了一场文艺晚会,我有幸陪着老婆和女儿去看演出,一个个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节目精彩亮相,让我这个地道的柞水人眼前一亮,觉得自己对家乡的文化还是缺乏了解,特别是其中“深山渔鼓情”的二人转节目更是勾起了我对渔鼓的记忆。
渔鼓,柞水县一种独特的乐器,用竹筒制作,蒙以猪皮、羊皮或油膜(猪膀胱膜)而成。据说它来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八仙”过海归来时,忽见一条金色鳌鱼在海上兴风作浪,浪花溅湿了汉钟离的衣服。汉钟离非常恼怒,于是拔剑斩了鳌鱼,并抽出鱼骨,蒙上鱼皮,制成了一种管状乐器,取名为渔鼓。后来王母娘娘寿诞开蟠桃会,“八仙”共赴天庭为王母娘娘祝寿。韩湘子吹玉萧,吕洞宾击云板(简板),汉钟离拍渔鼓而歌。美猴王孙悟空恼怒王母娘娘没有请他参加蟠桃会,便一个筋头翻到寿堂之上,举金箍棒就打,正好打在了汉钟离的渔鼓上,渔鼓被打了个粉碎。渔鼓碎后,汉钟离寻来一根仙竹,请名匠鲁班依样重新制作,鲁班取仙竹中间三尺九寸重新制做了渔鼓。为了防止鼓身炸裂,王母娘娘将她的两个手镯箍在渔鼓两头,从此,竹质渔鼓便取代了骨质渔鼓。
柞水地处秦岭南麓“牛背梁”山下,是西安通往安康、连结湖北的重要通道,有“终南首邑、秦楚咽喉”之称。先辈多属江汉移民,到此定居后带来了丰富的多元文化。柞水渔鼓是一种独具风韵的曲艺形式,融合了粗犷豪放的秦文化和细腻柔情的楚文化,极富地方特色,有较强的娱乐性、观赏性,在当地流传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八十年代的时候,经常有一些曲艺人靠着自己的渔鼓才艺,走街串巷,卖艺谋生。演奏时,左手竖抱渔鼓,右手击拍鼓面。指法有“击”(四指同时拍击)、“滚”(四指连续交替单击)、“抹”(四指击鼓止音)、“弹”(四指屈指连续交替击弹)等。简板用竹片制作,长45—65厘米,宽1.7—2厘米,一端向外弯曲,两根为一副。渔鼓的表演分站唱和坐唱两种形式,演唱者怀抱渔鼓兼操简板和铜镲,为演唱伴奏,曲调融合了地方小调,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唱腔,歌词内容多为百姓自己创造,反映了爱情、历史故事和劳动场面等丰富内容。
在我很小的时候,受隔壁家老爷爷的影响就接触了渔鼓。那时爸妈每天都上班去了,我在家没事就跑到老爷爷家去玩,听他讲古今(多为历史故事),老爷爷是个小说迷,又是一个渔鼓爱好者,每每有渔鼓艺人来村里的时候,爷爷都会叫到家里切磋技艺,拿出自己心爱的渔鼓筒,不停地用手反复地敲击着渔鼓的筒面,发出“呯呯”的声响,在松紧有度的节奏中,有板有眼地唱上一曲,算是过了戏瘾。在爷爷的耳濡目染下,我也喜欢上了渔鼓。
后来,我上学了,听到渔鼓的时候渐少,我在一天天地长大,而爷爷却一天一天的老去,最终带着他的渔鼓情结离开了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他眼中的落寞,我很难过,因为思念爷爷,也为曾经美好回忆的缺失。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现代流行音乐占据了文化娱乐市场,多种文化娱乐方式进入人们的精神生活,传统渔鼓艺术由于开发不足,保护较晚,重视程度不够,已面临唱腔失传、唱本遗失,老艺人逐渐减少的紧迫局面。据调查摸底,目前柞水县年龄在60岁以下的渔鼓艺人仅有50人。许多青年人对渔鼓了解甚少,不能接受这种较为古老的曲艺艺术形式,认为它只是下里巴人的俚俗,登不得大雅之堂。由于渔鼓曲调的历史性,以及表现形式所限,它没有现代音乐的乐音丰富,现在只是在乡间传播表演,有失传的危险。
一次带女儿在广场散步的时候,听到街头传来了渔鼓歌声,循着歌声,很快便看到了渔鼓老艺人娴熟的表演,我驻立在旁,久久地聆听着,在这样一个凉风习习的夏日,一个充溢着温情、动感和美丽的夜晚,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舒爽与惬意。
原来,这是县文化部门组织的渔鼓演出队,这一帮人里有专业演员,也有学唱者,我方才知道,柞水渔鼓已经成功申报为第一批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柞水渔鼓已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将被推上舞台,这不禁让我欢喜万分。作为“牛背”脚下的子民,在保护生态资源的同时,更应让牛背脚下的文化得以传承和保护。
渔鼓不会失传了,它将再度兴盛,而且还正在被发扬光大。
“渔鼓本是一根竹,长在深山老林头,张郎托斧来砍倒,李郎削枝拉出沟……”这是渔鼓所有曲目开头的唱词,它将迎来新的开始。(老林保护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