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保护区工作 >> 科学研究 >> 科技资料导读 >> 正文

2013年度第一季度科技资料导读

来源:    发布日期:2013年4月22日    浏览次数:

一、环境保护与教育类:
1.《先秦时代的植物文化》:《生命世界》,2013年第1期,P50-55
内容简介:在我国古代社会,维护万物生长,为族群繁荣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即为善,反之即为恶。出于这样一种原因,我国古代文化体现出一种非常注重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特色。生态保护是个比较晚出的词,古人虽没有提到,但类似的事早就开始去做了。
2.《极圈向北,有片鲜花的海洋》:《生命世界》,2013年1月,P80-91
内容简介:北极,其实离我们并不远,就拿朗伊尔宾来说吧,是挪威在北极圈里的一块飞地,有发育得十分完美的极地苔原和冰川,同时也是北极科考队上船前的补给基地,每天都有飞往挪威本土的飞机。无论你在哪,只要先到挪威首都奥斯陆,再买一张到朗伊尔宾的机票,北极的大门就向你敞开了。
3.《清新飘逸的垂茉莉》:《中国花卉盆景》,2013年第2期,P34-35
内容简介:下垂生长的植物总是给人一种潇洒飘逸的感觉。这种天然的婀娜之美,让垂茉莉终于有了从野外到园林、从默默无闻到初为人知的幸运。不过,请记住,它的“转正”靠的绝不是“挖”,而是驯化、生产和保护。
二、科普类:
1.《蛇年说蛇—蛇与护蛇》:《大自然》,2013年第1期,P18-20
内容简介:蛇生活隐蔽,样子比较特别,大多数人只知道有些蛇有毒,有些蛇无毒。人们遇见蛇也绝无喜爱或亲近之举,要么敬而远之,要么一棍子打死。其实,蛇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员,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当爱蛇、护蛇。
2.《动物如何帮助植物扩大地盘?》:《生命世界》,2013年第2期,P70-73
内容简介:动物以植物为生,包括人类在内,没有一刻能离开植物而存活。或许对植物而言,它的存在就是其他物种为了从它们身上获取所需要的东西。人类主动栽培植物也只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它。那么,有没有一些不经意的动物行为主观或客观上帮助植物生长呢?
3.《动物的色彩(上)》:《大自然探索》,2013年第2期,P26-39
内容简介:傲慢的人类往往倾向于认为我们人类才是自然进化的巅峰之作,但事实远非如此。至少在对自然色彩的感知和操控能力上,人类和动物王国的其他动物相比,就显得黯然失色……
三、自然风光类:
1.《“搁浅”世界屋脊》:《华夏地理》,2013年第2期,P142-167
内容简介:阿富汗的吉尔吉斯游牧部落生存在地球上最为偏远、海拔最高、风光最为迷人的地方。这里的生活犹如天国一般,同时也是人间炼狱。
2.《为了远离尘嚣的美景》:《旅行者》,2013年第2期,P82-93
内容简介:逃离拥挤,远离喧嚣,眼前是雪山和碧湖,硕果累累的葡萄园,五彩的小岛,精美的玻璃和蕾丝,成群的火烈鸟……一切都如诗如画,走出威尼斯,走进真正的世外桃源。
四、科技论文类:
1.《秦岭西段油松天然次生林种群竞争关系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第12期,P57—63
内容简介:探明秦岭西段油松天然次生林的种群竞争关系,为秦岭西段油松天然次生林的保护及可持续经营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典型样地调查,运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定量分析秦岭西段油松天然次生林油松种群种内及种间的竞争强度。
2.《江西黄岗山黄腹角雉的食性观察》:《动物学杂志》,2013年第1期,P36-42
内容简介:2004年5月至2012年6月,在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岗山)采用野外观察和笼养观察法,对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的食物构成和习性进行了研究。研究期间共记录到黄腹角雉采食物种78种(类),显示黄腹角雉为植食性、食谱广泛的雉类,采食习性学习能力和环境适应性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行为有较大的差异。(科技资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