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保护区工作 >> 公众教育 >> 科普知识 >> 正文

环游之旅中的坎坷与荣耀

来源:    发布日期:2012年10月15日    浏览次数:

环游之旅中的坎坷与荣耀
马宇
陕西省鸟类资源丰富,据2002年至2007年省林业厅对全省鸟类资源进行的专项调查,全省有鸟类465种,占全国鸟类总种数的34.9%,隶属18目69科。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0种,二级重点保护鸟类287种。其中,有一些“明星鸟类”,1981年在汉中洋县发现的世界珍禽朱鹮野外种群已经由最初的7只发展到现今1600余只,2000年在榆林红碱淖发现的全球濒危鸟类遗鸥已经由200多只发展为12000多只,成为全球最大的种群。还有延安黄龙山林区发现的中国特有鸟类褐马鸡、汉中洋县发现的中国特有鸟类中华秋沙鸭等等。丰富的鸟类资源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浓厚兴趣,更激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普通人群来观鸟、赏鸟、保护鸟。
喜欢并关注鸟类活动的人们都知道,鸟类,具有迁徙性,根据是否迁徙以及迁徙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留鸟、候鸟、旅鸟和迷鸟等。留鸟一般终年栖息于同一地域,或者仅有短距离迁移现象,如苍鹭、朱鹮等。旅鸟则是指该鸟种在春秋季节迁徙过程中在此作短暂的停留休息和食物补充,等精力充沛后再继续迁飞,如凤头鹰、领角鸮等。迷鸟则是由于大风或其他意外的原因偶然地出现在其分布区以外的地方,例如我省户县等地发现罕见的雪鸮。本文重点介绍的是候鸟的迁徙。
顺应自然之旅
每年全球都会有数以亿计的候鸟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迁徙。这条路上充满了艰辛曲折,除了千里飞越的极度劳累之外,各种危险也无处不在。那么为何聪明的鸟儿们还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呢?原来,候鸟的迁徙正是千万年来适应自然规律的结果。
通常,我们认为迁徙是鸟类的一种本能,这种本能不仅有遗传和生理方面的因素,也是对外界自然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与气候等生活条件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候鸟对于气候的变化感觉很灵敏,只要气候一发生变化,它们就纷纷开始迁飞。这样,可以避免北方冬季的严寒,以及南方夏季的酷暑。
气候的变化,还直接影响到鸟类的食物条件,鸟类的食物主要是各种昆虫、鼠类、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在我国广袤的北方,一到深秋,多数植物纷纷落叶、枯萎,昆虫也死亡或转入地下活动了。候鸟在这样的环境里不能维持生活,只有迁徙到食物丰盛的南方,才能很好地度过冬天。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北方气候转暖了,繁殖地区的植物重归茂盛了,地面昆虫也增多了,这时它们又回到繁殖地区来产卵、育雏。
永远的生命线
候鸟的迁徙通常为一年两次,一次在春季,一次在秋季。春季的迁徙,大都是从南向北,由越冬地区飞向繁殖地区。秋季的迁徙,大都是从北向南,由繁殖地区飞向越冬地区,但是几乎没有一种鸟是从它的繁殖地区笔直地飞往越冬地区的,它们往往按照千百年不变的线路飞行,而且中途还要多次在合适的“驿站”停留,补充食物,恢复体能。
按照鸟类迁徙途径覆盖的面积可以把迁徙途径分为宽面迁徙和窄面迁徙。宽面迁徙的鸟类往往分布很广,迁徙时朝着基本一致的方向飞向目的地,而不同的个体距离很远,总体上的路线覆盖了很大的区域。而窄面迁徙的鸟类尽管栖息地覆盖很广,但迁徙路线基本一致,整体迁徙路线覆盖的面积很小。窄面迁徙的鸟类大多会对生境有特殊要求,例如濒海涉禽,只能沿着海岸线迁徙。值得一提的是,宽面迁徙的鸟类,由于地形的变化,也会在某些特定地点变为窄面迁徙,这样的地点称为“鸟道”。例如中国河北的北戴河,处于燕山山脉和渤海湾的交汇处,山脉与大海使迁徙路线在这个区域急剧压缩,使得这一地区成为东亚一条重要的鸟道,在鸟道附近观察鸟类活动,就有机会看到铺天盖地、川流不息的鸟群了。
从亚太地区开始,候鸟迁徙路线自东向西主要有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中亚、印度迁徙路线,西亚、东亚迁徙路线,地中海、黑海迁徙路线,大西洋东部迁徙路线,大西洋西部迁徙路线,密西西比北迁徙路线以及太平洋东部迁徙路线。身处不同的地域,候鸟的迁徙路线也是固定不变的。
每一条鸟类迁徙路线,都是一条食物补给线,也是一条挑战生命的生死线。每当飞越一座高山或者飞过海洋时,候鸟的体重甚至会因消耗过大而减轻一半,千百只鸟儿在迁徙中掉队、累死,或者被天敌捕获,而更多地候鸟带着理想飞向更远的地方。
飞得更高
各种鸟类迁徙的方式是不相同的。雁类、鹤类等大型鸟类在迁飞的时候,常常集结成群,排成“一”字形或“人”字形的队伍,而家燕等体形较小的鸟类,则组成稀疏的鸟群,猛禽类的迁徙却常常是单独飞行,个体之间总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绝大多数鸟类在夜间迁飞,特别是食虫鸟类,以躲避天敌的袭击,而猛禽大多在白天迁飞,个体间保持足够的距离,秉持着“独行刀客”的孤傲与锐利杀气。
作为飞舞长空的精灵,候鸟群在迁徙时竟然能够飞行得十分协调,时而向左,时而旋转,群体虽然庞大,看起来却犹如万马腾空跳跃,训练有素,蔚为壮观。这种现象已经被人们研究和探索了20个世纪,但至今仍众说纷坛,莫衷一是。目前趋向于三种解释:其一是“节能”说,根据“空气动力学”或“跑道”原理,鸟类在作“人”字形飞行时,把翅膀放在其他鸟类飞行时所产生的气流之上,就可以节约大约70%的能量,这对躯体比较笨重的大雁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其二是“信息”说,在鸟类群飞时,常有一只或几只有经验的领头鸟带路,领头鸟可以为鸟群提供食源、水源等的可靠信息;其三是“安全”说,认为大群鸟类集合在一起的时候,要比单独一只或仅有数只鸟的情况更容易发现敌害,因为在鸟群飞行或栖息时,只要其中有一只鸟发现敌害,它就会很快将这个信息以一传十、十传百的方式传递给所有的鸟,鸟群就会立即采取应急的对策,或者迅速逃跑,或者一起鸣叫,将敌害吓退。不管是哪种解释,都说明在动物界里,常常也需要依靠集体的协作来完成生命课题。
有些种类的候鸟,迁徙过程中需要飞越高山,甚至达到万米高空。繁殖地在我国青海、西藏、新疆等地的斑头雁,当它们前往位于印度的过冬地时,需要飞过珠穆朗玛峰,在七千米以上的高空,严寒与暴风无处不在,空气含氧量还不到平原地区的一半,严酷的挑战面前,斑头雁家族仍然选择了执着的飞翔,只有飞得更高,才可以跨越生死线,把握生机。
根据人们观察的经验,迁徙的雁群在飞行途中,如果有受伤生病而不得不掉队的个体,雁阵中往往会有自告奋勇的大雁留下来照顾它,直到病者康复,再一起加入新的雁群,继续飞往目的地。这种“救助弱小,敢于担当”的行为就更值得人们尊敬了。
与生俱来的识途本领
鸟类具有从千里之外定向识途的本领,一直是大自然的难解奥秘之一。它们靠什么来决定航向?北极星?太阳?月亮?风?气候?还是地磁?它们的方向意识又是从何而来的?这始终是自然界中一个使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谜。科学家通过环志、雷达、飞行跟踪和遥感技术等方法测到,鸟类在飞行时,往往主要依靠视觉,通过天空中日月星辰的位置来确定飞行方向。一般认为,白昼迁徙的鸟类根据太阳定位,夜间迁徙的鸟类根据星空定位。另有一种观点认为,鸟类拥有适应于空中观察的敏锐视力。在开阔的环境中,人类的视野半径为9.6公里,而在2000米的高空飞行的鸟类视野为100公里,它们可以牢记熟悉了的广大地区的特征作为方向标志,为其从繁殖地向越冬地迁徙往返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此外,地形、河流、雷暴、磁场、偏振光、紫外线等,都是鸟类飞越千里不迷航的依据。最近的研究表明,鸟嘴的皮层上有能够辨别磁场的神经细胞,被称之为松果体的神经细胞就像脊椎动物对光的感觉器官一样起着重要作用。对哺乳动物和信鸽进行的多次电生理学试验表明,部分松果体细胞能对磁场强弱的微小变化作出反应。鸟类的识途本领也为人类提供了便利,例如经过训练的信鸽可以从千里之外准确无误找回住所,并携带回军事情报或者家信,成为人类通讯联系的得力帮手。             
迁徙明星与人文关怀
人类研究鸟类迁徙的最主要方法就是环志与无线电追踪,环志是将捕获的野生鸟类戴上配有唯一编码的颈环、脚环等标志物,再放归野外,用以研究野生鸟类的迁徙、繁殖、分类数据的研究方法。最著名的被环志的鸟是一只北极燕鸥,它于1980年初被环志,每年都穿梭于地球两极之间,它被媒体以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的名字命名,每年都会有无数的观光客来到它繁殖的岛屿,只为了亲眼目睹这只著名的北极燕鸥。无线电追踪是通过安装在鸟类身上的无线电发射装置来研究鸟类活动的方法,由于技术限制,这种方法只适用于鹳、鹤、雕等大型鸟类。目前保持无线电追踪世界纪录的是一只名叫“Donna”的白鹳,它于1999年被套上卫星定位发射器,2005年3月5日在法国南部塞纳河口触电身亡,期间它背负发射器为研究者提供了2033天的科学数据。
候鸟的迁徙研究在鸟类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额尔古纳地区通向海拉尔的路上,春秋时节飞驰的车辆撞上迁飞的候鸟是常见的,而为哺乳动物修建的地下通道对于鸟类并不适用。通过研究,人们也在积极探索更好的方法来保护鸟类。例如有些欧洲国家给电网线路套上塑胶材料,并拆除国家公园附近的电力设施,据研究,电力设施拆除后,濒危鸟类西班牙雕因触电的死亡率大为下降,存活率由17.6%很快提升到80%。1981年,中国国务院确定在每年的4月初某一个星期为“爱鸟周”,在此期间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不同,各地选定的爱鸟周时间也不尽相同。爱鸟周期间,野生动物保护机构会和公众一起,为保护鸟类做一些实事。爱护鸟类的意识,正逐渐化为普通人的基本准则。
千百年来,候鸟一直延续着这种千里飞翔的生活方式,这是大自然给予它们历练与洗礼,坎坷的迁徙之旅只为了胜利到达后的荣耀,坚韧不拔的行动也带来了生生不息的希望。(公众教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