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保护区工作 >> 公众教育 >> 科普知识 >> 正文

牛背梁的位置及前人对羚牛秦岭亚种的认识

来源:adodb    发布日期:2012年3月23日    浏览次数:

牛背梁的位置及前人对羚牛秦岭亚种的认识

侯甬坚

       为了细致了解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已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尤其是建立初期所具有的历史地理基础,本文尝试通过野生动物羚牛的历史内容,提出一些看法,供有兴趣者了解和讨论。

       1、历史资料所见牛背梁的位置

       在道光《宁陕厅志》之“厅境全图”中,秦岭分水脊一线从西向东有光头山、秦岭、终南山诸地名,在秦岭与终南山之间绘制的一座较高的山体却没有给出山名(这是今牛背梁的位置)。在现存《光绪孝义厅志》之“厅全境图”里(即今柞水县),也没有牛背梁这样的地名,在相对于今牛背梁的位置处,没有标示地名。对此有两种推测,一是百年前限于时人之行踪,还没有对牛背梁所在山体给出名称;二是当地人的社会生活中已经有了“牛背”或“牛背梁”这样的名称,具体被绘入地图,则为时较晚。

       1976年,在陕西省内部出版的《陕西省地图集》第158-159图幅《柞水县》中,东经109°00´和北纬33°50´形成的夹角里,有一处“牛背”山名,标其高度为2802米,这就是秦岭山脉中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名的牛背梁的位置所在。当然,在前述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建立以后,牛背梁的名称也随之扩大,若就山体而言,则仍限于海拔高度为2802米的牛背梁本身。

       2、前人对羚牛秦岭亚种的认识

       现代动物学家对羚牛秦岭亚种(Budorcas taxicolor bedfordi)的记录文字如下:它是秦岭山脉的特产动物,其分布沿秦岭主脊冷杉林以上。主产县有周至县,一般产县有太白、宁陕、洋县、佛坪和柞水等5县,宁强、凤县、略阳、留坝、勉县、城固、镇安、户县、眉县、蓝田、长安等11县亦有分布,总计有17个县有分布。

       在历史上的秦岭山地,羚牛有过什么样的分布?尤其是在明清时期外来移民和当地居民逐渐增多的情况下,这里的羚牛分布有什么变化?许多论著都介绍说当地人对秦岭山地的羚牛有“白羊”、“金毛扭角羚”之称,这可能是口头调查的一种结果。据清代诸种地方志记载,秦岭山地诸县对羚牛的称呼各有不同,有山牛、鬃羊、野牛等名称,具体见表1。

表1  秦岭山地诸县文献有关羚牛记载的判读

县名

文献记载名称

注文

判读 结果

文献出处

文献刻本

宁陕

山牛

 

羚牛

《宁陕厅志》卷1,舆地志,物产

道光九年(1829)刻本

柞水

鬃羊

似牛

羚牛

《光绪孝义厅志》卷3,物产

光绪九年(1883)刻本之抄本

留坝

野牛

一名

山牛

羚牛

《光绪留坝乡土志》不分卷,厅属各类产物

光绪三十三年(1907)修之抄本

佛坪

野牛

 

羚牛

《光绪佛坪厅乡土志》不分卷,物产

光绪三十四年(1908)抄本

洋县

山牛

 

羚牛

《洋县乡土志》卷1,物产

抄本,记事止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

 

       对于羚牛的栖居状态,《光绪留坝乡土志》编纂者在“厅属各类产物”部分,明确说出羚牛在“厅属森林多有之”,这样的口吻是以一种客观事实为记载依据的,道出了该厅高山之上有森林、羚牛这两种事实,及羚牛对森林的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主要体现在羚牛栖身、玩耍、冬季觅食方面,而其它季节的觅食主要是在高山灌丛草甸和山坡草地上进行的。

       羚牛是有天敌的,这首先是那些活跃凶猛的豹子,历史上则为当地的老虎(华南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宋延龄研究员谈论羚牛的种群与生态平衡的问题时认为,秦岭羚牛的问题可以说就是老虎的问题,秦岭原来是有老虎的,真正能捕杀羚牛的只有老虎,其余如豹子、黑熊,因个体小,只能捕杀羚牛的幼崽,一旦羚牛成年,就能称霸秦岭。秦岭的老虎灭绝后,豹子尚存。《光绪留坝乡土志》曾记载“厅产多金钱豹,亦有毛白文(纹)黑者,俗名‘铁钱豹’,厅属各山俱有之,惟光化山较多”,只是在文献中尚未找到羚牛如何遭遇天敌的具体记载。

       历史动物研究专家何业恒教授曾撰写过《扭角羚》一文,文章说到:扭角羚垂直迁移的高度,在喜马拉雅山北侧,夏季栖居高度在3900~4500米间,四川夏季约为2200~3300米间,秦岭夏季约在2200~2800米间。

       在新修《佛坪县志》中,撰稿人这样写道:羚牛“栖于境内岳坝、龙草坪、长角坝、栗子坝、西岔河等乡的干沟、大龙沟、天华山、大南沟、朝阳寨、大色梁、鳌山等处的1000-2800米中山、高山针阔叶混交林或针叶林中。群栖,多者一群可达百余头,全县约450头左右”。这里存在的疑问是,羚牛有可能下到海拔1000米的高度吗?

       1993年,成英支曾据20世纪80年代安康、汉中地区的调查情况,写出《秦岭羚牛频繁下山,栖息活动范围扩大》为题的专门报道,涉及到的重要内容是“1986年以来,秦岭南坡浅山、川道有七头羚牛光顾,并且都下到海拔700米以下”。报道人对此给出的解释有二:一是保护区建立后山地环境好转,羚牛数量回升,栖息活动范围扩大;二是有人扰动了羚牛的正常生活,致使其在逃跑时,迷路下了山。

       长期以来,动物学者对羚牛秦岭亚种的调查研究几乎没有中断过,曾志高、宋延龄研究员对佛坪自然保护区羚牛的研究表明,“羚牛活动于海拔1300-2900m之间,每年经历4次沿海拔梯度的迁移,春秋两季是羚牛的迁移季节;一般地,秦岭羚牛夏季主要活动于高海拔区域(2200-2900m),冬季栖息于中海拔地区(1900-2400m),而在春秋两季均会下迁到低海拔区域(1300-1900m)停留一些时候”。因此,按照羚牛的习性和季节变化因素,羚牛在春秋两季下山属于正常情况,牛背梁保护区的情况也与此相同。

       对于下到低海拔位置的羚牛,动物学者提出建议:“每年春季及秋季羚牛在向下迁移过程中,有部分个体是老弱病残的。在随后的向上迁移中,他们有可能跟不上群牛的移动而掉队,往往滞留在低海拔区域单独活动。由于单独活动,这些羚牛个体的防范意识会增加,对周围的异动较敏感。”羚牛伤人事件多半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因此需要给予严密防范。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