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保护区工作 >> 科学研究 >> 科研监测 >> 正文

浅谈松材线虫病的传播与防治

来源:adodb    发布日期:2012年3月22日    浏览次数:

浅谈松材线虫病的传播与防治

葛炜

       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萎蔫病(pine wilt dis-ease),是一种导致松树迅速死亡的危险性森林生物灾害。病原体一般通过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等媒介昆虫传播于松树体内,从而引发松树病害。被感染后的松树,针叶黄褐色或红褐色,萎蔫下垂,树脂分泌停止,树干可观察到天牛侵入孔或产卵痕迹,病树整株干枯死亡,最终腐烂。其特点是致病力强、传播途径多、危害严重且治理难度大,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和组织都将其列为检疫对象。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是引起松材线虫病的罪魁祸首,属蠕形动物门、线虫纲、垫刃目、滑刃总科、伞刃属。线虫成虫虫体长约1毫米,雌虫尾部近圆锥形,末端圆;雄虫尾部似鸟爪,向腹面弯曲。原产北美洲,在日本、韩国等国均有发生,但危害程度不一。由于线虫原产地美国本土生长的松树对松材线虫具有抗性,正常年份发病很轻,受害也较小,反而在受到波及的欧亚森林泛滥成灾,其中以日本受害最重。1979年最高峰时,日本木材损失量高达240万立方米,感病松林占全国松林面积的1/4。此病1982年在我国南京市中山陵首次发现,短短的十几年内,又相继在江苏、安徽、香港、陕西等许多地区发生并流行成灾。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自1982年发生该病后的10年间,发生面积约达38000hm2,造成松树死亡1400000株以上,损失木材50000 m3。用于病害的防治经费达645万元,不仅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也破坏了自然景观及生态环境,对我国松林资源构成严重威胁。

       松材线虫病的近距离传播主要靠天牛等媒介昆虫传带,天牛体中的松材线虫均为耐久型幼虫,主要在天牛的气管中,一只天牛可携带上万条,多者可达28万条。分散型松材线虫幼虫聚集到天牛幼虫蛀道和蛹室周围,在天牛化蛹时分散型幼虫蜕皮变为耐久型幼虫,并向天牛成虫移动,从气门进入天牛成虫气管,这样天牛从羽化孔飞出时就携带了大量线虫。当天牛在树上咬食树木补充营养时,耐久型幼虫就从天牛取食造成的伤口进入树脂道,然后蜕皮形成成虫。感染松材线虫病的松树往往是松褐天牛产卵的对象,翌年松褐天牛羽化时又会携带大量的线虫,并“感染”到健康的松树上,导致病害的扩散蔓延。松材线虫病的远距离传播则主要借助感病苗木、松材、枝桠及其他松木制品的调运进行,在我国,这种靠人为传播的比例高达76%,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松材线虫病的发病有一定规律可循。每年5-6月,寄生在病木的松墨天牛成虫开始化蛹,大量的松材线虫幼虫聚集在松墨天牛虫体上。5-7月松墨天牛羽化,飞到健康松树上取食,松材线虫通过松墨天牛取食留下的伤口进入松树的树脂道中,开始大量繁殖。夏季6-8月松墨天牛开始进入产卵期,其往往在那些感染了松材线虫病的松树或衰弱木上产卵。夏末至秋季8-9月,孵化出的松墨天牛幼虫在树皮下生长,此时大部分染病松树已整株枯死。第二年春节,松材线虫向松墨天牛蛹室聚集,又被松墨天牛带离枯死树感染新树。如此循环往复进行传播。

       环境条件对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流行也有重要作用。在诸多环境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温度,其次是湿度。温度直接决定松材线虫繁殖速度,当温度低于10℃时松材线虫不能发育,在28℃以上时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在33℃以上时则不能繁殖。最适合松材线虫生长繁殖的温度是20℃—25℃。在我国,年平均温度高于14℃的地区,松材线虫病易于发生,且能造成严重危害;年平均温度在12-14℃的地区,松材线虫病可以发生,但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危害。较高的湿度能明显抑制松材线虫病害的发生,因此,在夏季干旱的年份,更易发生病害。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差异较大,故而在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条件,因地制宜进行防治。

       陕西省是松材线虫适生区,易感松材线虫病的树种马尾松、油松、华山松、白皮松和松材线虫传播媒介松褐天牛均分布广泛。2002年陕西省人民政府下发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松材线虫病预防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提高认识松材线虫病危害的严重性、危险性,开展松材线虫病普查和监测工作,加强检疫封锁,防止疫情传播,增加防虫资金投入,加强松材线虫病监测预防领导等工作做出了详尽部署,加强了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工作。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山中,以森林资源保护为重心工作的保护区,一旦发生松材线虫病,对区内松类树木资源的威胁极为严重,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为此,保护区应在“以防为主、防治并举、防重于治”的方针的指导下,建立全面、完善的疫情监测体系,定期(每季度)对区内进行踏查。踏查地点为松林及交通干线、广播电视信号台等附近。借助望远镜等工具进行目测,调查松树针叶是否有黄绿色、黄褐色、红褐色萎蔫,是否有天牛危害的羽化孔、侵入孔、蛀道等痕迹。发现松树有感病症状,立即取样、分离、镜检(两天内),确定是否有松材线虫,并查明分布地点、面积、小班号、死亡株数等。取样要取当年新枯死株和具典型症状的松树,每株取上中下三个部分。取样时,先除去树皮,用直径1厘米以上手摇钻钻至木心取木屑(20-30克),或用柴刀劈至2-3厘米深处取木片,或直接锯取木段。取样时应及时记载寄主、取样地、时间等资料,取样后将样品装袋密封送有关单位镜检,如不能及时送检,需将样品冷藏,以保持线虫活力。

       一旦发现松材线虫病,砍除并烧毁病树和垂死树,清除病株残体,是一种较可靠的对策,特别是在危害区采用此法抑制病原的扩散是切实可行的。伐除后必须进行烧毁处理,否则将成为新的感染源。

       此外,在未发生或刚发生病害地区,还可以利用化学、生物防治等多种手段,对松材线虫病进行前期预防。例如:(1)清除传媒松墨天牛:在晚夏和秋季(10月份以前)喷洒杀螟松乳剂(或油剂)于被害木表面(每平方米树表用药400-600ml),可以完全杀死树皮下的天牛幼虫;在冬季和早春,天牛幼虫或蛹处于病树木质部内,喷洒药剂防治效果差,也不稳定。在天牛羽化后补充营养期间,可喷洒0.5%杀螟松乳剂(每株2-3kg)防治天牛,保护树冠。(2)防治松材线虫:在线虫侵染前数星期,用丰索磷、乙伴磷、治线磷等内吸性杀虫和杀线剂施于松树根部土壤中,或有丰索磷注射树干,预防线虫侵入和繁殖。采用内吸性杀线剂注射树干,能有效地预防线虫地侵入。

       利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效果明显,但对环境的污染大,费用较高,用生物方法防治则能很好解决这些问题:(1)利用白僵菌防治昆虫介体,也可用捕线虫真菌来防治松材线虫。(2)利用生物手段抑制松褐天牛,达到有效防治松材线虫病的发生。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杨忠岐教授带领研究团队,经过近10年的调查和潜心研究,发现了松褐天牛的重要寄生性天敌花绒寄甲,解决了天敌的人工大量繁殖技术难题,研究出了通过释放花绒寄甲、川硬皮肿腿蜂和利用引诱剂设置诱饵树诱集松褐天牛的生物防治新技术。通过国家林业局今年8月份在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山风景区的测试,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治试验区实现了完全控制松材线虫病的目标。(3)利用杂交技术培养抗病害树种,目前,日本主要利用马尾松、火炬松和日本黑松杂交,选育抗病品种。

       松材线虫病号称松树的“癌症”,一旦发生,传播迅速,极难根除,但通过我国尤其是南方数省多年来对松材线虫病防治的实际经验证明:只要组织得力,在疫情监测、疫木控制和媒介昆虫防治等几个关键节点,科学的防控,“控制、压缩和扑灭”松材线虫病是完全能够实现的。(科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