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态文化 >> 绿色文苑 >> 正文

老县城之旅

来源:牛背梁    发布日期:2010年10月27日    浏览次数:

老县城之旅
强晓鸣 李娜
 
      自从当代作家叶广芩先生的《老县城》印刷出版后,周至老县城就成了萦绕我们心头的一个梦,古朴、自然、原生态的那一方净土吸引着我们的想象力,有时候闭上眼,眼前就会出现鸡犬相闻、草木清新的画面。终于在一个细雨濛濛的早晨,老县城之旅启动了。
      正是麦收时节,秦岭环山路两侧金黄的麦田如棋盘般散落在一片绿色之中,空气中弥散着股股草木的清香,“算黄算割”的鸟叫声不绝于耳,麦子黄了,杏子也黄了,路边可见卖杏的农人,黄橙橙的杏子映衬着农人黝黑的笑脸,这趟旅程,一开始便感受到了自然之美。
      沿着秦岭环山线一路西行,很快便到了周至马召,老县城自然保护区的李东群副局长早在此等候了,他是老朋友了。几年未见,愈发的黑瘦了。听说最近几个月他一直都在保护区内开展科研监测工作,成天爬高上低的在野外奔波,哪能不显黑瘦呢!
      车子转向南,攀升了几个弯后,很快便来到了半山腰,左侧乍现一湖深绿色的水,李局长告诉我们这就是黑河金盆水库,是西安市引水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只见两山夹击下的水库,平静而又开阔,宛若一个圆形的盆子,难怪叫金盆呢!听李局长讲黑河古称芒水,以其出秦岭芒峪而得名。又因其清澈的水质被当地人形容为“清得发绿,绿得发黑”,故称黑河。黑河作为一级水质,早在1972年就被选作西安市远期引水工程的水源地,它发源于周至县西南部厚畛子镇秦岭主脊北侧,位于其间的太白山保护都是黑河的水源地,严格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手段保证了黑河水源的充沛和水质的纯净。“别看你们是西安人,喝的可是咱黑河的水咧。”从李局长的话语中,我们听出了林业人些许的自豪。
      车沿着河道来回蜿蜒,两侧山势险峻,弯道很多,但移步换景,感觉处处景色不同。经过板房子、厚畛子镇之后,路况变差了,还有18公里山路就到老县城了。据说这是到老县城的瓶颈,坡陡弯急,会车较为困难,看来到老县城是需要一点勇气的。
      翻过秦岭梁,来到了老县城地界。老县城自然保护区在秦岭梁处设立了检查站,负责对来往车辆及人员的检查工作。一名40岁左右的男职工正在准备午餐,看他娴熟的切菜动作就知道是个老把式了。听李局长讲,检查站有4名职工,采取两班轮休制,每次来时带够上班期间所用的蔬菜粮油等物品,一日三餐都由职工自己做。看来,要当好林业职工可真不容易呢,必须是全能型人才,既要掌握资源管护工作手段,还要具备洗衣做饭等基本生活技能。
      检查站旁边矗立着一根“千年老树干”,“树皮”粗糙,走近前,才发现是一个防火瞭望塔,所谓的“树皮”是用水泥涂抹成的自然纹路,这种建筑手法也可称得上是“拟态”了吧。防火瞭望塔由世界自然基金会资助修建,独特的外表蕴含着和谐的建筑理念,值得我们效仿。顺着塔底的楼梯盘旋而上,来到了圆形的塔顶,四周林海茫茫,一派风光秀丽、祥和安逸的景象。透过山林望去,老县城时隐时现在树叶间,亦真亦幻,令人神往。
      之后的几公里下山路更加颠簸不平,但路旁的植被长势却愈发的好,令人产生车在树林中穿梭的感觉。粗壮的老树也愈来愈多,感觉这真是一处未被开发过的处女地。我们的眼睛被这满眼的 “绿”所吸引,真有点眩晕的感觉了!似乎就在一瞬间,车子走下了坡,走出了树林的环绕,老县城豁然呈现在了眼前!
      尽管叫老县城,但它目前只是周至县厚畛子镇的一个村,村内遗留有东、南、西三个城门洞,基本保持着原始状态。城墙遗址内东西长427米,南北宽235.8米,周长1318米。东西城门之间贯穿着一条笔直的土路,这条路贯穿村子,是老县城的“长安街”,村民沿道路两旁居住。
      据说在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清政府在这里建立了佛坪厅(镇)政府,1913年中华民国政府将周至县佛坪厅改为佛坪县,1925年因匪患,县城迁往袁家庄(今佛坪县城),人们习惯称这里为“老县城”,是指佛坪县以前的所在地。听说清朝以前这里就是连接关中与陕南的一个咽喉要道,是蜀道上的重要补给站,四方宾客络绎不绝,各类物资源源不断地在这里汇集,鼎盛时期曾有人口3万余人。然而,世事变迁,如今的老县城,只剩下了30多户人家。
      城内十分幽静,偶尔能听到几声牛哞、几声鸡鸣。正飘着柔和的小雨,路有些泥泞,真想脱了鞋在上面走走。对于生活在钢筋水泥城市中的我们来讲,亲近泥土已成为一种奢望。
      老县城有一道独特的风景,那就是耕地周围的栅栏,是用5-10公尺左右的木头搭成的,看上去原始而粗犷,主要用来阻挡牛随意进入耕地。老县城的牛是这里的“优势种”,数量远远多于居住这里的人数,每家平均有牛6-7头,是农耕的主要工具。
      老县城植被茂密,水草丰茂,是天然的大牛圈,养牛十分轻松。午后,头牛就带着牛群到野外采食去了,它们吃饱喝足后便在外过夜。次日早,草儿沾满了露水,牛虻活动频繁,牛儿讨厌被盯着的感觉,便结队返家了。听说有的牛群被放到较远的地方,过上一两个月“自由牛”的生活后才回家,往往回来时牛群里已多出了几头出生不久的小牛犊。
      行走间,一只高大威猛的公鸡挺胸昂头挡在我们的路上,那神态似乎是挑衅,又似乎是炫耀。这景象令人感慨,老县城的公鸡依然保持着它的雄性本色,霸气十足,它们是老县城鸡类中的王者,与养殖场中那些只负责传种接代的公鸡们相比,它们简直生活在天堂里。
      远处传来阵阵“嘎嘎”的叫声,循声望去,一对红腹锦鸡正在若即若离地采食,距它们不远处,一位农民正在地里除草。耕地边的一座茅草屋上,几只喜鹊正在叽叽喳喳地叫着、跳着,眼前的景致令人痴迷……
      其实,老县城的诱惑力不止于此呢,在老县城灰墙黑瓦的民居中赫然显现着一座白墙黑瓦的独立小院,看上去很气派,李局长告诉我:“这座小院就是咱老县城自然保护区中心站,属仿清建筑风格,有10名工作人员常年坚守在这里,负责着辖区内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重要物种及栖息地的保护管理工作。”
      中心站院内的一个蔬菜大棚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是用木棍、竹条、铁棍等搭建起来的简易大棚,里面栽种了西红柿、青椒、油麦菜、黄瓜等蔬菜,西红柿正在开花,黄色的小花看上去十分有生气。这个蔬菜大棚是职工利用业余时间搭建起来的,有了它,职工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蔬菜,既保证了营养需求,又合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还增加了生活情趣。
      在参观职工宿舍时,挂在墙上的一幅书法作品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上书“墨香”两字,看上去十分遒劲。经询问,是保护站的何康林同志写的,他业余时间一直在练习书法,当对他表示敬佩时,他说:“人总是要有点爱好的,练书法可以修身养性,可以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他还谦虚地告诉我们:“练习书法不算啥,咱站上还有一位根雕大师呢。他用根雕做的台灯那才叫艺术品呢。”可惜那位同志休假在外,我们未能一睹“芳”容。
      中心站内设立了许多旅游接待用房,根据游客消费档次的不同,分别设立了标准间、多人间等,房间收拾的干净整洁,十分舒适。据说在旅游旺季,房间常常爆满,往往要提前预定。我们的保护工作者们,在承担繁重的资源管护任务的同时,还要承担种菜、旅游接待、社区管理等多项工作,真是不容易啊!
      从中心站出来,小何就成了我们的“地导”。他30岁出头,中等身材,看上去十分干练。所到之处,村民们跟他热络地打着招呼,开着玩笑,真像一家人的感觉。
      他告诉我们,保护工作中最关键的就是对人的管理,控制住人类对资源的干扰破坏,就等于初步保护住了资源。社区群众是当地原住民,是保护区资源管护工作的重点宣传对象,只有和社区群众交朋友,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观,才能构成牢固的保护同盟。为此,中心站工作人员采取了许多切实有效的措施。如为了管好区内资源,当动物与人发生矛盾时,中心站的工作人员总是“站在动物一边”;但如果动物们打扰了村民的生活,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就会替这些不会说话的“宝贝”向村民们“上门道歉”,并“赔偿损失”。为了使村民们“别跟动物们一般见识”,保护区中心站同志就开展了全面的“社区公关活动”,想方设法为村民们做好事。村民们有病了,他们就送去药品;村民们有了困难,他们总是伸出援助之手;到了春节,保护站会义务为村民采购年货;到了下种和收获时节,巡护员就日夜巡护,替村民守护;见到野兽下山,就呐喊、敲锣,不让它们来打扰村民。中心站工作人员的苦心没有白费,如今的老县城社区群众和中心站人员成了一家人,成了保护的“同盟军”。
      小何带我们行走在老县城内,参观着各个历史遗迹,详细地讲解着遗迹背后的故事,看上去真像一个专业的讲解员,随着他的介绍我们犹如走进了历史。城内保留了许多清代遗迹,诸如用卵石堆砌成的老县城城墙,大监佛庙、城隍庙和文庙等建筑基址以及清朝时遗留下来的赌场、客栈等等。当地盛产汉白玉,在离县衙遗址不远的地方就有一座白云塔,塔分四层,六面都雕有不同佛像,整体都由上等汉白玉砌雕而成,据说是当地一位得道高僧的塔墓。听说几年前的老县城内到处可以看到清代遗留下的石碑、造像、石刻。近几年,为了对这些文物进行保护,特意建立了文物管理所,将野外的二百多件石碑、造像、石刻等加以收集放在了一起,过去这些裸露在外、遭受风吹雨淋的文物已被妥善保护起来,供游客参观学习。其实,我们倒更喜欢在野外实地看到石碑、石刻、造像的那份感觉和韵味,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更好地体会它的历史性。
      行走在老县城里,感受不到以前熙熙攘攘的人群和不绝于耳的叫卖声,感受到的只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这里的人、畜、禽,这里的山、水、石是那么自然的存在着,这里的自然、人文资源是上天馈赠给人类的礼物。自然和谐是一种境界,其实,世间本应如此般宁静和谐,只是由于人类的欲望迫使我们远离了这种状态。如今的老县城,已是不多的几处仍保持着自然风尚的地方,感谢老县城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是他们的辛勤工作才让我们体会到了自然保护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更要感谢那艰难的18公里山路,是它减少了世俗对老县城的侵害,是它让老县城存留了那么多令人感动的纯净!
(公众教育科 局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