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态文化 >> 绿色文苑 >> 正文

百岁老人的别样人生

来源:牛背梁    发布日期:2009年12月2日    浏览次数:

 

百岁老人的别样人生

李娜  强晓鸣

每当清晨来临的时候,牛背梁保护区家属院内都能看到一位面色红润、精神矍铄的老人面向东方而立,时而转腰踢腿,时而撮脸揉臂,动作是那样的轻柔,神态是那样的专注,一招一式无不透射着老人鹤发童颜的不凡气质。要知道,这位老人年已过百,既是一位人人羡慕的百岁寿星,还是一位经常上电视、登报纸的新闻名人呢。

 

异乡结缘——与张季鸾先生的情谊

老人名叫王俊春,1909年出生,陕西榆林人。早年就读于陕北革命的摇篮——榆林中学和绥德师范。在那里他接受了李子洲等早期共产党人和进步教师李鼎铭等的教诲,开始追求自由与进步,并于1935年考入北京中国大学(燕京大学前身)

从偏远乡村来到偌大的北京城,他的视野一下子开阔了起来,学习的劲头也更足了。此时,受人指引他有幸结识了同乡张季鸾先生。先生(18881941年)可不是普通人,是享有国际声誉的新闻记者、报刊活动家和报纸评论家,是近代中国最富自由独立色彩的《大公报》首任总编辑和主笔,是民国时期最具声望的报人,曾担任过孙中山先生的秘书,为先生起草过《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能在他乡遇见如此才华横溢的同乡和前辈,王俊春感到十分幸运。出于仰慕,他在闲暇之余经常去张先生家求教。先生对他也很关爱,情同父子,时常向他讲述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对社会的认识、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得知王俊春经济不宽裕时,先生主动出钱资助。

大学毕业时,王俊春对于今后从事什么工作有所迷茫,就去找张季鸾先生商量。先生结合他个人特点,建议回陕西建设家乡,并说陕西要发展,就必须加大对外合作。于是,先生亲自给时任陕西省主席的邵力子先生写了一封信,专门推荐王俊春,并希望提供与外界合作的岗位。分别时,先生还语重心长地嘱咐他:“事有可为而不可为者,利有可取而不可取者……” 正是这句话,令王俊春记了一輩子!

 

捐资助学——实践“报恩主义”人生观

张季鸾先生曾提出过有名的“报恩主义”,即“报亲恩、报国恩、报一切恩!”王俊春深受先生人格魅力和精神风范的感染,勇于实践报恩主义人生观。在解放前夕,看到乡里饥寒,便在西安开办了一家小面粉厂,在自家后院开辟了菜园,经常捐粮救灾,辅助前来投靠的同乡。

1992年,陕西省成立了张季鸾新闻研究会,王俊春及时撰写文章对张先生的爱国思想和新闻生涯进行了总结。1993年,王俊春主动拿出自己的积蓄设立了“张季鸾助学金”,每年资助13名有志于新闻事业的贫困大学生,每年捐助每人五百元至数千元不等。同时,为了纪念他的中学校长、中国共产党陕西创始人李子洲,出资设立了“李子洲助学金”,用于资助法律专业的贫困大学生。十多年下来,接受他捐助的学生已近30人。受王俊春人格魅力的影响,这些学生都努力工作,许多人已成为单位的骨干力量。

其实王俊春并不是有钱人,早在解放前夕就退出了政界,后来一直没有固定的工资收入,他的助学资金主要来自老房子的部分拆迁费及儿女所给的生活费。他说:“我一个人用不了多少钱,只要留够日常开销就行了。”他用自己的钱资助别人,自己却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家里挂着一盏昏暗的小灯泡,沙发早都旧得硌屁股了。

    

平淡养生——健康百岁的长寿秘诀

别看王俊春年已过百,却鹤发童颜,看上去就像六七十岁的样子。他面色红润,身体健康,除了有些耳背外,体力、记忆力都超越了同龄人。

老人十分喜爱读书,屋里除了摆放一些老式的家具和生活必需品外,剩下的几乎只有书了。他坚持着每日阅读的习惯,喜欢看《参考消息》之类的报纸,随时关注着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他喜欢唐诗宋词,好多诗词都背的滚瓜烂熟。尤其喜欢《毛泽东诗词》,他认为毛泽东诗词思想内涵丰富,韵调辞采大气精美,具有深刻的哲理性。闲来无事时,他喜欢一个人念诗,尤其喜欢诵读,他说只有高声读诗,才能领略到诗中的神韵。

他崇尚简单随意的生活,为了不麻烦别人,多次拒绝了儿女们照顾的请求,坚持一个人生活。他生活起居十分有规律,坚持早睡早起(早5点起床,晚8点就寝)。他的一日三餐、家务劳动都亲历亲为。他对吃、穿都不讲究,吃以五谷杂粮为主,穿以棉麻为主。

老人十分注重养身。早餐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勺蜂蜜、一个鸡蛋、一匙黄油、一斤鲜奶,但营养却很丰富。他从不一睁开眼就起床,而是躺在床上先揉搓自己的身体,直至身体发热时才缓缓坐起。从医学角度来讲,这能有效预防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每天起床后,他都要到院子里锻炼身体,或慢走,或静立,或做着自创的体操。他的体操,既不过于剧烈,也不过于缓慢,而是结合自身身体状况,灵活地调整着节奏。老人晨练的身影,已成为保护区院内的一道风景。

他十分崇拜毛泽东主席,连毛主席喜欢洗凉水澡的习惯也学来了,并坚持了好多年。他认为凉水澡既送给他一个好的身体,还磨练了他的意志。

老人心胸开朗,待人宽厚,性情温和,遇事从不着急,对万事都能平和对待。他说,我经历了一个世纪,见证了太多的世事沧桑。如今共产党给我们创造了如此安宁幸福的生活环境,既不缺食少穿,又不缺医少药,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正是这样一份平常心,给了他好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

 

这就是王俊春——一位百岁老人的别样人生!当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感到困惑、迷茫、彷徨或者浮躁时,不妨走进他的生活,去感受、体会蕴藏在他身上的那种宽厚、仁慈、随意、简单吧。

读懂他,也许就读懂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