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保护区工作 >> 科学研究 >> 科研信息 >> 正文

新时期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措施探讨(高文 杨振)

来源:牛背梁    发布日期:2009年1月5日    浏览次数:

新时期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措施探讨
高 文  杨 振
 
      随着人们对林业资源利用需求的不断增大, 森林资源管理与利用的矛盾日趋明显,为了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利用,保证可持续林业健康稳定地发展,就要把有关政策落实到位,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和技术实行科学管理。
森林可持续经营概念
1.1森林可持续经营思想的产生
      长期以来,人们在林业生产的主导思想和工作安排上只注意了森林的经济效益,重采轻造和管护,使森林遭到大规模的开采和破坏,资源减少,环境恶化,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步入恶性循环的境地。世界性森林资源与环境面临的种种问题及恶性循环, 以及欧、美发达国家从破坏到保护自然资源的历史经验, 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只有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实行森林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才能确保经济和环境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和人口增加、资源减少、环境恶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 产生了可持续经营的思想。
      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和自然资源联盟首次提出“ 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把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和资源的重要内容写入《二十一世纪议程》, 1995年,中国林业部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 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996年3月,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九五” 计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 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 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得以实施。
1.2 森林可持续经营概念
      森林可持续经营就是要使森林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能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任何一种效益的开发都不能对自身或其它效益构成危害或损害, 更不能为了当代人的利益需要而对后代人的利益需求产生威胁。森林可持续经营把森林看作是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体, 强调木质产品、非木质产品、环境资源多元化保护利用, 获取经营、生态、社会的整体最优效益, 而森林资源保护必须优先保证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 然后才能考虑森林的其它功能。
森林可持续经营途径
2.1加强林业政策、法规及制度建设
      林业经营项目的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依赖的政策、法规及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经过多年努力,我国逐步制定了《森林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林业法律体系,为实行依法治林和林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林政管理要加强法制宣传工作,不断提高林区干部群众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让全社会都懂得保护森林关系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做到保护森林资源人人有责。保护森林资源、植树造林、采伐限额管理、征占用林地、护林防火等都要纳入法制轨道,全面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和监督。同时要和其它相关的重要法律如《草原法》、《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结合起来共同实施,加大执法力度,以国家强制力保证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2.2 推进森林区域化经营
      森林可持续经营不仅要满足特定区域、特定时期社会发展对森林产品及其环境服务功能的多种不同需要,同时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和支持。这就是说,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是由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自然资源环境基础共同决定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实践,有赖于区域复合系统中相关部门的协调统一,有赖于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公众行为的协调统一,这一切只有在区域可持续发展框架内得到解决。
2.3开展多途径的森林分类经营
      由于社会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林地生产力、森林结构质量等一系列因素决定了森林经营必须根据现实或潜在森林资源所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将现实或潜在的森林生态系统,按不同的经营目标进行分类和空间定位,并采取相应的技术、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进行经营管理。由此可见,森林分类经营是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手段和具体途径。要在类型划分的基础上,依据所确定的经营森林主导目标,采取相应的组织形式、经营形式、技术措施体系,建立相应的森林经营管理模式。它的落实还要有配套科学、合理的符合市场经济基本原则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法律法规、经济政策、管理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投入机制以及政府行为、公众行为、市场行为的规范化作保障。
2.4优化森林生态系统管理
      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基础最终可归结为生态系统管理的问题,生态系统管理是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有效途径,在实际中应采取下列行动和步骤:一是革新传统的调查理论、方法、技术与内容,在综合已有的知识和信息的基础上,按照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要求进行广泛细致的调查分析。特别注意以往所忽略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方面的信息采集。二是制定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战略,包括生态系统管理计划、政策设计以及组织和制度安排。在整个战略制定中,公众参与及与有关方面的合作决策是极为重要的。三是实施、监测和导向研究。行动的各个方面要形成共识,促进相互理解和支持;要建立监测项目和信息系统,对管理行动进行监测、评价和调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生态系统管理所需的知识和技术,结成研究与管理的伙伴关系;在实施中必须促进地方的广泛参与,加强组织间的合作,并增强组织的适应性,从而有效地导向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长远目标。四是确定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空间系统途径。按生态学原理必须考虑空间规模和时间尺度,这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2.5提倡森林资源资产化经营
      一是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专业化。建立专门的企业或组织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通过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整治,使其成为旅游资源,并进而带动商贸业的发展,通过综合旅游业来解决公共环境资源的产权明晰化问题,达到生态、旅游、商贸三位一体,共同发展。
      二是加大对森林资源产业的投资,要拿出部分用于防治环境退化、维持生态平衡及其相关的经济活动,要使森林经营成为一个成熟的产业,逐步建立起“全社会治理、利用者付费、开发者保护、破坏者补偿、政府增加投资”的资金筹措机制,开辟稳定有效的森林经营保护投资渠道。
      三是产业化经营。根据市场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导,依托林副产品加工、销售以及森林生态旅游业等的发展,围绕区域性支柱产业,实行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逐步形成森林培育、经营、保护、利用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和利益共同体。
      四是建立合理的森林资源产业结构。确定资源产业结构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森林资源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结构比例;二是森林资源产业内部各种用途森林之间的结构比例。
2.6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转变森林管理人员及公众对森林经营的认识,改变传统的森林经营模式,注重生活在森林经营区内村民的参与。让村民了解到森林经营管理与他们自身关系的重要性,并作为森林经营管理的主体直接受益于经营管理活动,林业部门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关系应当建立在森林经营管理的决策、规划、利益分配等的基础之上。此外,森林经营也离不开有关政府部门的参与。因此,基本的措施是从技术、经济乃至法律法规等方面建立市场运行机制以促进公众在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过程中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