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态文化 >> 绿色文苑 >> 正文

林麝杂谈(作者:马宇)

来源:牛背梁    发布日期:2008年10月6日    浏览次数:

香中之王麝香


    提起林麝,人们总是不由自主想到了麝香。宋代词人梅尧臣曾有佳作《和王仲仪二首•麝香》:
                                               游伏柏林下,食柏遂生香。
                                               空知噬脐患,岂有周身防。
                                               赤豹以尾死,猛虎以睛丧。
                                               傥或益於用,捐躯死其常。
     而明代《蜀中广研中即》也有“川北山中多麝,绝爱其脐,每为人所逐,势且急,即自投高岩,并抓裂其香,就扎而死,犹拱四脚以保其脐”的记载。可见我国历史上很早就已把麝香列为名贵药材加以利用了,而野生麝类作为麝香的来源,则成为人们重要的捕猎对象。
     所谓麝香,乃雄麝腹部香囊中的分泌物。《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将麝香列为诸香之首,以其香味浓厚、芬芳、持久不散而著称。它是制作香料的重要原料,被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工产品及香料生产中。另外,麝香用途广泛,以它为原料的产品多达一千余种,其价格昂贵,在国际市场上麝香的售价高于黄金。
      《本草纲目》记载:麝香,香气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解酒毒,消瓜果食积,治中风、中气、中恶、厥、积聚。麝香具有极强的开窍醒神之功,可广泛用于温热病、小儿急惊风、中风等所致的神昏,且不论热、寒,皆可应用,是多种药物的重要原料。
麝香,是麝属动物送给人类的珍贵礼物。


生境与习性


      按照动物分类学,林麝属于哺乳纲偶蹄目鹿科麝属林麝种,也有人认为它是原麝的一个亚种。
在鹿科动物中,麝属体型最小,而林麝又是麝属中体型最小,体长仅70厘米左右,肩高约47厘米,体重7千克左右。雌雄均无角,耳长直立,端部稍圆。雄麝上犬齿发达,向后下方弯曲,伸出唇外。腹部生殖器前有麝香囊,尾粗短,尾脂腺发达。四肢细长,后肢长于前肢。体毛粗硬色深,呈橄榄褐色,并染以橘红色。下颌、喉部、颈下以至前胸间为界限分明的白色或橘黄色区。臀部毛色近黑色,成体不具斑点。麝尾巴短,雄麝幼小时的尾巴正常,成体时却变成“秃尾”,裸露无毛。这是因为麝尾富有腺体,能分泌乳白色液体,麝将分泌物擦于树干、树桩等处,以作领域标识。由于经常要把尾巴与树干等摩擦,久而久之,尾巴上的毛自然也就秃了。
      林麝分布很广,国内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湖北、四川等地区都有其活动踪迹,多分布于海拔2400—3800米的高寒地带,而海拔500米以下的低海拔地带,因为人类的活动植被类型已改变,已经很难发现它们了。
      在同一地区,林麝会随季节的变化而选择栖息环境。在阔叶林、灌木林、针阔混交林内常会发现林麝的踪迹。天气热时在山顶,寒冷时下山,故有“七上八下九归槽”之说。即七月份在山顶,八月份下山居于山腰,九月回到河谷地带。这就说明林麝既有较固定的生活领域,又有季节性的垂直迁徙习性。而其食性很广,多种植物嫩枝叶均可供食用。据统计,可供林麝食用的野生植物和作物、蔬菜、瓜果等共有70—100 种之多。
      由于林麝体型小,没有任何防御武器,几乎不能抵御所有食肉动物的攻击,就连黄鼠狼也能对幼年麝甚至成年麝造成伤害,加上多年来林麝已经成为人类的重要捕猎对象,林麝的行踪也愈发神秘。
首先,林麝非常胆小,喜欢独居,不结群活动,行动循熟路,除非受到大的干扰,否则决不轻易改变栖息地。白天一般静卧休息,黎明和夜间才悄悄活动,这些都有利于林麝隐蔽和保护自己。猎人们流传一句谚语“舍命不舍山”,就是形容林麝这种强烈的“怀旧情结”。
      再者呢,林麝具有超强的听觉和嗅觉,一旦遇到异常的声响动静,就立刻逃掉,前低后高的体形特征造就了林麝的跳跃奔跑与攀岩本领,它能跃上两米高的树干,也能在峭壁上奔跑自如,这些本领往往让天敌们望之兴叹,无可奈何了。
      当然了,林麝也不是没有进攻的武器,雄性林麝的犬牙长达10公分,锋利无比,只是这件武器是对付“自己人”的。在交配季节,雌雄林麝聚集成群,雄性之间为了争夺心仪的配偶,往往大打出手,用锋利的犬牙给对方来个皮开肉绽,经过血战的洗礼,战胜一方才名正言顺地获得繁殖权利。
      林麝发情多在10月至12月,孕期6个月,次年5、6月产仔,多为1-2胎。雄性麝1岁半到2岁性成熟,开始分泌麝香。


保护与利用


      除了麝香以外,林麝的肉质非常鲜美,胜过獐与鹿,麝皮还是制革的好原料,可谓浑身是宝。
近年来,由于大量捕猎和生境破坏,林麝的数量急剧减少,在原先分布广泛的部分省份已经达到罕见的地步。为此,2002年我国特别单独将其保护级别由原先的二级提高到了一级,希望扭转这一不利局面。
      值得欣喜的是经过多年来的持续保护,野外林麝的种群数量已经开始逐渐恢复。如牛背梁保护区1981年该地区至少有林麝500只左右,至1987年6月保护区建立前,保护区内林麝数量仅100只左右,而且未曾见到林麝实体。保护区建立以来,林麝栖息地得到了有效恢复,林麝种群数量有了一定的增长,最新调查显示,林麝数量达到284只,已经恢复到1981年的一半以上。
      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林麝的人工饲养与繁殖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将进一步缓解市场对野生林麝麝香的需求,活麝取香、二次取香、人工合成麝香等技术也取得了成功或重要进展。
      此外,进一步加大野外资源管护力度,林麝的种群数量和质量将会得到提升,这对于林麝以及人类,都将是莫大的好事,也只有如此相得益彰,相互依存的关系才能长久。
                                                          (科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