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态文化 >> 绿色文苑 >> 正文

浅谈大鲵保护与管理(作者:郭东玲)

来源:牛背梁    发布日期:2008年9月28日    浏览次数: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又叫娃娃鱼,是世界上现存体形最大、最古老的有尾巴的两栖动物,分布于我国河北、山东、陕西、山西、甘肃、青海及西南和东部各省。陕西主要分布在秦岭、巴山山区的河流小溪中。大鲵为二级保护动物,在国际上被列入《国际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目录,严格禁止出口。在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2007年公布的全球受胁物种红皮书中位列CR级(极危),濒危级别超过大熊猫,严格禁止捕猎。
      大鲵类似蜥蜴,脚掌如娃娃的手,前脚四指,后脚五指,身长最大达一米以上,最大体重可达25公斤以上,一般体重45公斤左右,叫声像小孩的啼哭声。它主要生活在山涧岸边的洞缝里,喜欢在清澈的山溪中游,它可以在陆地上生活12天,耐冰冻严寒。白天躲在洞里,晚上出来觅食,主要吃水中的微生物、植物以及其它的小动物。大鲵寿命长,人工养殖寿命更长。夏季是大鲵繁殖的主要季节。
      大鲵浑身都是宝,肉特别细腻鲜嫩,有鱼肉味,不仅好吃,而且营养丰富。尤其娃娃鱼油,更是滋补强身的珍物,被列入国宝,誉为八大水特产品之一。大鲵皮是出口的贵重物资,其皮、骨、肉均可入药,药用价值极高。
      大鲵个体大,发育迟缓,性成熟晚,繁殖率低,近年来,因人为的捕捉,数量不断减少。牛背梁保护区大鲵主要分布于石砭峪河、乾佑河流域。
      一、大鲵保护现状
      1、野生大鲵保护现状
      除自然保护区外,绝大部分大鲵原产区凡是人能到达的地方,野生大鲵基本上销声匿迹。以湖南省为例,湘西自治州10个县,地处沅水和澧水上游,从前均出产大鲵,1965年10个县在出产大鲵的上游支流兴建水库,导致近年来水库坝下的河里大鲵踪迹看不到,资源基本上枯竭。我省野生大鲵约有5万尾。
      2、大鲵的繁殖情况
      我省人工驯养繁育大鲵的研究所最早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的太白县,在从事野生大鲵资源调查的同时,将野生大鲵置于专门建设的人工池塘中进行驯养并观察研究。2001年首批大鲵人工驯养繁殖场获得陕西省水利厅批准,而当地群众囤养驯养大鲵可能要早于1995年。截至目前全省经省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正式批准的大鲵驯养繁殖场共41个,主要集中在秦巴山区的汉中市,有30处。经过近10年的努力,以私人个体投资为主体的大鲵驯养繁殖场,在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科技人员的积极努力下,对大鲵在原生态、仿生态和全人工控制模式下的生态环境构建、亲体培育、产卵繁殖、种苗培育等技术领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与创新,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目前,陕西省存在于各驯养繁殖场及群众家中的大鲵活体数量超过8万尾,其中人工干预或人工控制下的子二代数量超过3 万尾, 2006年人工控制下的幼鲵产量超过3万尾,这是目前为止陕西确保大鲵存活并有效增加种群数量的最为有效的措施。自上世纪70年代起,我国已建立国家及省级研究繁育大鲵的保护中心20多个,目前人工养殖大鲵的数量约10万尾。全国已建立起14个以保护大鲵及其他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自然保护区。
      二、大鲵致危原因
      1、对野生大鲵资源的过度利用
      大鲵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经济价值,食大鲵肉可治贫血、霍乱、痢疾等症,并可补溢疗虚,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其胆汁、胃、皮肤分泌的黏液都各有药效。因此,人为盗捕现象屡禁不止,致使野生资源量严重衰减,即使加大人工繁殖放归力度也难以保证种群数量的提升,不少大鲵在原产地已濒临灭绝。
      2、人类的生产活动和建设发展改变了大鲵栖息生存的条件
      在大鲵分布区内拦河筑坝、引水发电、农田灌溉等人为活动以及部分保护区大力开发的生态旅游活动,都不同程度地使大鲵赖以生存和繁殖的生态环境遭到空前破坏。若生存条件得不到根本改善,则野生资源很难恢复。
      3、水域环境遭受污染。大量农药和废水排入河中,使大鲵和其他鱼类难以生存,野生资源急速衰减和下降。
      三、大鲵管理对策
      1、加强立法管理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实施后,陕西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立即争取省政府、省人大制定完善地方配套法规,以扭转对水生野生保护动物管理的被动局面。1991年渔业和林业部门参与制定的《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颁布实施,连同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的配套法规和行政规章,使大鲵的保护工作逐步走上有法可依的轨道。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联合省政府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针对大鲵保护的规范性文件,在一定程度上对大鲵资源的保护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2、建立新秩序,走开发性保护之路
      就陕西而言,那些依然处于原生态的野生大鲵,绝大多数是在山大沟深、人迹难至的地方。目前,实施大鲵的人工驯养繁殖无疑是增加其种群数量的最有效的措施,立足人工繁育,探索完善更为科学有效的保护方法,也是当前可供选择的有限方法之一。当前大鲵的人工驯养繁育缺乏秩序,政府监管与引导相对于群众的驯养繁殖活动乏力与滞后。目前已有大量资金涌入大鲵的驯养繁育活动中,要对群众的驯养繁殖行为因势利导,加强监管,加快建立新的秩序,积极探索开发性保护之路。
      3、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提高公众保护意识
      由于人为夸大大鲵的药用价值,使野生大鲵价格不断飙升,一些人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大量捕杀野生动物,致使野生大鲵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只有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树立人们对野生动物价值的正确认识,提高他们的保护意识,才能有效保护野生大鲵种群数量。  (防火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