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平台
| OA办公系统入口(外网) | OA办公系统入口(政务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园地  > 森林文苑 > 绿色文苑

我与书那点“擦肩而过”的缘

发布时间:2022/11/28 10:29:11  浏览次数: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每每指导孩子作文引用名言的时候,或者观谁谈古论今,诗词歌赋样样精通时,我总会有那么一点自卑和汗颜。论起读书,我这半生几乎没有完完整整读过一本书,在我的记忆中读书数量没有超过20本,唯一心心念的《红楼梦》、《平凡世界》也只略翻了一半而已。我与书总是只有那么一点点“擦肩而过”的缘。

        儿时好读,却惜于无书。一方面在那时七八岁之前,农村是不通电的,看书大都是在煤油灯下,父母不会让长时间看,不是为了保护眼睛,更多的是因为点灯耗油,后来即使通电了也不允许长明灯,那意味着上缴的电费又要多卖一两个鸡蛋。另一方面,在那种只能填饱肚子的孩提时代,是没有钱买书的。启蒙识字时看的最多的就是家家户户贴在墙上的年画,偶尔拾得本当时来说图文并茂的“娃娃书”亦如获珍宝,像极了如今看场刚上映的电影般雀跃。

         后来慢慢识字多了,就不得不开拓新的阵地。那时候农村都是土坯墙,特别是睡房最“时髦”的装修就是糊上报纸和书纸,连顶棚都是用报纸裱糊的。到邻居或哪家戚家串门儿,无论站在墙边或睡觉躺着,到处都有了 “墙壁学堂”,尽管看不到一个完整的故事亦或情节,但也大大地开阔了我儿时的眼界,加上父亲是村上支书,邮递员总会将报纸首先送在家中寄存,在分送之前如若遇上周末,我总是多了些机会的。

        记得上六年级时因学习成绩突出,班主任偶尔会“奖励”与班上几个同学一起到办公室帮忙修正作业,于是,就有了些许机会翻阅老师桌上摆放的书籍,时隔太久已经记不清书名了,每次也只翻阅那么几页,但那时那日那种对书籍的渴求至今记忆犹新。

        少时想读,却忙于无时。初中时,除了翻阅了老师奖励我的两本作文书之外,已经无暇顾及课本之外的书籍了。那时候心里只有一个目标“考上中专, 就会有工作了”,宁可以把《历史》、《政治》书从头到尾背个通遍,也绝不丢掉死记硬背可以得来的一分。

        成人时欲读,却苦于无心。等顺利上了中专参加了工作,有了时间有了精力,也有更多能力购买书籍的时候,却已然没有了读书的初衷和欲望。心里常常告诫自己“书犹药也,善读能够医愚”,也满口念着“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现实中上被自以为是的“读书无用论”,以忙碌与疲惫替为借口与书渐行渐远。想想那些时日,应该是心慌,是不安,是迷茫的。

        所以,每每谈及读书,说我与书总是有那么一点点“擦肩而过”的缘,没有完整读过一本书是不为过的。多年以后,当工作需要,偶尔以“文人”自居,坐于电脑前堆砌文字,虽感觉文思泉涌,却才尽其穷,无从下笔的时候;与孩子玩成语接龙,不出五句必瞠目结舌的时候;偶遇学识渊博友人聊天,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远不知历史的时候;当工作期间写总结、写文章高谈阔论,要以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时……那一刻的窘迫与尬然,方觉 “书到用时方恨少”,方知读书不仅是心灵的旅行,精神的超越,更是生存的需要。

        很喜欢林语堂先生的一句话,“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我没有太多的书,没有太多的读书论,更不敢空谈,但我坚信书一定是我们最好的良师益友,也能导航我们走更远的路。

        如今,当我再次拾起书本的时候,我的心悄然升起从未有过的平静,渐渐地,读书对我来说,我也不再抗拒。我相信与前半生书那点“擦肩而过”的缘,一定会重新续取。读书,好好读书,从现在开始,所有的进步与努力,都为时不晚。(文/华荣艳)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航天大道59号 局办公室:029-85643638(传真) 公众教育科:029-85641795
邮编:710100 电子邮箱:nblgzjy#163.com(#换成@) 陕ICP备14000680号-1
Copyright © 2008-2020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技术支持:西安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