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平台
| OA办公系统入口(外网) | OA办公系统入口(政务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园地  > 森林文苑 > 绿色文苑

羚牛为何要下山?

发布时间:2021/10/12 10:48:26  浏览次数:



秦岭羚牛,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秦岭四宝”之一,是秦岭山中体型最大的食草动物。

羚牛是一种高山动物,栖息于高海拔的高山悬崖地带。羚牛也是一种有严格等级组织的社群动物,一般以家群为最小单位活动,鲜有独牛活动。在近年来保护区监测工作中及媒体报道中可见羚牛下山事件频频发生。

是什么原因让羚牛下山呢?

通过对羚牛生活习性了解分析,导致羚牛下山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然因素,另外一方面是人为因素。



首先对羚牛离群下山的自然因素进行分析:

成年羚牛是离群下山的主要群体  羚牛为群居动物,在社群中有比较严格的等级地位,幼体、亚成体地位较高,成年羚牛淘汰率较大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雄性羚牛离群下山频次高  在离群下山的羚牛中以雄性较多,在群居动物中,出现雄性淘汰率较高是一种自然选择的结果,有利于种群进化。

冬春季是羚牛下山的主要季节  冬春季草木干枯,羚牛的饲草严重不足,导致野生羚牛营养贫乏,体质太差,疾病易感染暴发。一旦患病,很快就病情恶化,最终因行动困难,跟不上大群活动而掉队离群下山。所以冬季是羚牛离群下山的高峰时期。

4-5月初春的倒春寒是羚牛离群下山的另一个高峰期  在此青黄不接的季节,加之初春的倒春寒,恶劣的气候导致羚牛患病概率增加,体质差的患病羚牛,因失温促使其向低海拔移动。

6月份这一段时期是羚牛争夺期,出现羚牛离群下山的主要原因是争偶失败,脱离牛群。此时的羚牛极具攻击性,下山极易发生伤人事件。

9-11月离群下山的羚牛较少 该季节山区食物丰富,羚牛群营养状况良好,体质较强,抵抗力和免疫力较高。膘肥体壮,为过冬积累。很少发生离群下山现象。

据统计,离群下山羚牛患病个体占统计总数的63.83%,其中消化道、呼吸道疾病占患病总数的66.67%,羚牛患寄生虫病仅占6.67%,其他病例还有循环衰竭、肾炎等。

目前还有一种说法,近年来羚牛离群下山是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地建设不断加强,生态空间得到极大修复,羚牛的栖息地环境不断得到改善,野生羚牛个体数量增加,种群壮大,原有栖息地容纳量已经饱和,因此出现羚牛寻找新的栖息地行为的结果。



另外一方面,人为干扰是羚牛离群下山的重要因素。

特别是近年来,户外旅游的驴友频频结队穿越保护区,驴友在羚牛栖息地开展的户外活动严重惊扰了羚牛的正常生活,也给自身带来了人身危险,例如带仔的羚牛为了躲避驴友绕行正常的行进道路,会把羚牛幼崽遗失现象。有的羚牛会直接发起攻击驴友。人为干扰羚牛栖息地使其生存受到威胁,受到干扰的羚牛群被迫离开,寻找新的栖息地。

大型工程建设会对羚牛栖息地造成干扰,施工噪音等让羚牛群长期处于不安状态,在高度紧张影响下导致羚牛的抵抗力下降,雄性羚牛反应过激,比较烦躁,雄性羚牛之间经常发生格斗造成受伤离群下山,而且极具攻击性。

个体羚牛离群下山,是秦岭羚牛群自然发展进化中为了种群健康发展、进行自然淘汰的正常现象。表象上看羚牛下山就是一个羚牛生命脱离种群。实质上,离开群体,则是把生的机会留给种群家族。同时,离开种群的独牛也会成为不同种群间基因交换的桥梁。

保护好秦岭羚牛的栖息环境,让羚牛有足够的栖息地,既有充足空间进行种群繁衍和交流,也不易闯入人类生活空间造成威胁,是当前羚牛保护工作又一个重要课题。(文/郭朋勃 公众教育科)



上一篇:我和秦岭的不解之缘

下一篇:踏雪寻梅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航天大道59号 局办公室:029-85643638(传真) 公众教育科:029-85641795
邮编:710100 电子邮箱:nblgzjy#163.com(#换成@) 陕ICP备14000680号-1
Copyright © 2008-2020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技术支持:西安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