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平台
| OA办公系统入口(外网) | OA办公系统入口(政务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园地  > 森林文苑 > 绿色文苑

光头山遇牛记

发布时间:2020/10/26 10:25:24  浏览次数:

光头山遇牛记

张奇奇

在保护区开展野外调查工作,常常与野生动物不期而遇,记得有一次,我跟随《濒危物种羚牛保护与解濒技术开发》项目调查组,在光头山区域开展外业调查工作,这天根据安排,我和段文东,蔺俊武一组,沿着朴木梁区域开展调查,寻找着羚牛活动的痕迹。

8点不到我们就来到了三岔路口,天气不错,我们的运气也不错,沿着梁脊在冷杉林与松花竹丛里穿行,没有走多远,就发现了羚牛足迹和新鲜的粪便,空气里弥漫着羚牛特有的气味,一定是刚刚有羚牛经过,沿着痕迹我们小心翼翼的追寻着,寂静的林子里,几声竹枝被折断的声音,让我们警觉起来,这应该是羚牛在取食竹子的声音。

浓密的竹丛,让人看不清周围的环境,没办法判断出羚牛的数量和准确位置,我们几个也不敢贸然行动,怕和羚牛来个亲密接触,这个脾气暴躁的大家伙可不是好惹的,我们看了看四周的环境,在我们西北侧有一块凸起的大石头,于是我们就爬上了这块大石头,这时才看清在离我们的下方,茂密的松花竹丛里,几只白色的身影若隐若现,就是正在进食的羚牛,这几只羚牛依靠自身灵敏的听觉和嗅觉,估计早就感觉到了我们这三只“两脚兽”的到来,但是他们却没有离开,估计是认为在它们的地盘里,我们对他暂时构不成啥威胁。几只羚牛在进食的同时,时不时的抬头看看石头上的我们,对我们投来了“王之蔑视”般的眼神,我们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在石头上拍照,记录各种调查数据。

在我们饶有兴趣的观察着面前的几头羚牛时,身后传来一些响动,转头一看,原来是大大小小二十几只羚牛,早就出现在了我们身后,高大威猛毛色金黄的头牛,带着他的家人们站在陡峭的山坡上也在观察着我们,一双双大眼睛盯着我们三个,估计是嫌我们挡住了他们去觅食的道路,几只背上还是黑色的羚牛宝宝,急切的冲到了群牛的最前面,也想知道发生了什么。

一只哨牛,试探性的向我们走了几步,顿时让我们紧张起来,虽说这块石头有将近两米高,可是对于在高山上如履平地的羚牛来说这不算什么,它要是一跃而起,肯定是能来到石头上这时我们就无处躲藏了。

在羚牛们注视下,我们几个走也没处走、留也不敢留,就这么僵持着,真怕后面的羚牛一跃而起来到石头上。估计是牛群的头牛有些不耐烦了,他第一个跳下了陡峭山坡,从心惊胆战的我们身边跑了过去,其他羚牛也跟随着头牛的步伐,一起冲了下来,连同下面那几羚牛也跟着一起飞奔起来,顿时间羚牛们喘息的声音、奔跑的声音,树枝折断的声音、滚石的声音此起彼伏,在山谷间激荡着。羚牛们在展示了它们高山王者的风姿之后,消失在浓密的山林里,看到它们快乐的生活在山巅,我对我们的生态保护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考察调研,首站来到我们保护区考察秦岭生态保护情况并强调指出:“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强化生态保护主业职责,当好秦岭生态卫士的信心和决心。

多年来,牛背梁保护区通过大量工作,使区内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持续好转,主要保护物种种群数量稳步回升,这既是保护区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相关保护政策,用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保护区保护成效显著的有力证明,我们将一如既往的按照“坚持强化主业职责,稳步推进规范化管理,巩固提升保护区优势”的工作思路,落实好“政治强、业务精、形象好”的生态绿军、生态卫士建设要求,以务实有效的行动,为奋力谱写牛背梁自然保护区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尽力。(老林保护站)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航天大道59号 局办公室:029-85643638(传真) 公众教育科:029-85641795
邮编:710100 电子邮箱:nblgzjy#163.com(#换成@) 陕ICP备14000680号-1
Copyright © 2008-2020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技术支持:西安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