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平台
| OA办公系统入口(外网) | OA办公系统入口(政务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园地  > 森林文苑 > 绿色文苑

自然保护区如何留住年轻人才?

发布时间:2019/4/1 9:40:28  浏览次数:

 

来源: 中国绿色时报(2019-03-22

编者按:自然保护区的发展需要青年人才,如何发挥好青年人才作用是一个重要课题,既要让长期入职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持续保有激情和动力,又可以积极利用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区建设发展。本文从一个有丰富和独到自然保护区体验的青年志愿者视野,道出了青年人才参与保护区工作的更多思路。

  2008年,大学组织野外实习,我得以踏进从小就向往的自然保护区,两周的实习虽然不长,但是为我后来从事的职业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后来,我有幸进入中科院深造,在秦岭腹地的保护区开展大熊猫研究。2014年,我从中科院毕业,前往川北岷山的一个保护区担任保护站长。

  10年来,我以各种不同的身份参与保护区的工作,得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审视并思考保护区面临的问题,特别是人的问题。

  我国已建立1.18万处各类自然保护地,其中包括2750多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工作繁冗复杂,巡护监测、护林防火、反偷盗猎、科学研究、社区扶持……保护区各机关科室和站所需要开展的工作太多了。这么多的工作,最缺的就是人手,几乎所有保护区都缺人。

  深入了解保护区后发现,保护区缺的不是普通人,而是青年人,受过良好训练的青年人才。

 今天,保护区野外工作的主力军仍然是30年前的那一批,这点不得不让人深思了。

        保护区人才为何青黄不接

  几乎所有保护区都在反映招不到年轻人,留不住年轻人。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现今的保护区普遍缺乏年轻人才?

        原因1:条件艰苦,信息闭塞

  大部分保护区都是风景秀丽的世外桃源,然而,壮美的大山大河也意味着荒凉与偏远。有时,为了尽量减少干扰,一些关键保护区刻意不修公路,在这样的地方,物资补给只能靠马驮,人员出入只能靠走。落后的交通条件对保护区来说是把双刃剑,在为保护区阻隔了外来干扰的同时,也为保护工作带来了困扰。

  2012年到2014年间,我在一个保护区搞野生大熊猫研究,我们住的地方离最近的公路有9公里山路,走到公路之后,再到最近的城镇也有近两个小时的车程。保护站站员们每20天轮休一次,我们研究人员为了减少路上的时间损耗,2个月才出一次山。

        原因2:上升空间与期望不符

  其实,在大学里,想投身自然保护事业的年轻人并不少,我见过太多的年轻人,放弃优越的条件,毅然前往荒野,希望通过自己的奋斗能成为像他们偶像那样的人。功利一点的,也希望基层的锻炼能够为自己的职业晋升增彩。但是到了保护区之后,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让这些年轻人失望百倍。很多时候,不仅没能成为这些守护自然的明星人物,就连在保护区体制内的晋升都困难重重。

  我见过很多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其中不乏知名林业院校和科研院所的高材生。他们在野外兢兢业业工作了几十年,最后从一个年轻的巡护员变成了一个年老的巡护员,或者成为保护区的土专家。好多年轻人在保护区工作几年之后就会产生一种升职无望的焦虑和迷茫。

  前辈们默默奉献的故事让人敬佩,但是也吓退了后来的年轻人。虽然奉献精神确实值得赞扬,但是年轻人获得职位上升的需求也是人之常情,在一个地方奉献”30年,这个是新时代的年轻人不敢想的事情。

        原因3:社交面狭窄

  保护区基层人员的社交面相对狭窄,除了那些开展一定旅游活动的保护区,大部分基层保护站,每天进出保护站的人数用一只手就能数过来。毫不夸张地说,有时候,社交面狭窄到找对象都成问题。保护区的夫妻档不少见,除去在野外工作容易迸发爱情火花之外,社交面太窄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现代年轻人对交际和分享的渴望远超30年前,要求一个优秀的大学生从象牙塔里出来后就前往社交面如此狭窄的地方踏实工作是不现实的。

        原因4:工作价值认同感低

  一说到保护区留不住年轻人,人们普遍会想到前三条,但殊不知,对保护区的年轻人来说,更重要的一点是,认为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价值远低于预期。大部分受过良好教育和系统培训并掌握着先进技术的年轻人选择前往保护区工作,往往并不把薪资待遇作为第一考虑因素(当然这不意味着薪资待遇不重要),他们往往对自己在保护区一线所做工作的价值感期望很高。

  新一代从小立志做自然保护的年轻人,大多是听着可可西里索南达杰的故事,看着探索频道的纪录片长大的,能想象到的最直接、最高价值感的保护类似于这样的画面——保护区工作人员端着武器日夜巡逻,打击盗猎分子,守护世界上最稀有的物种。

  然而,大部分保护区的工作并没有这么炫酷,也没有这么刺激。按固定线路固定时间去完成巡护监测任务、维护日常生活所需的基本设施,填写各种各样的工作表格,才是占据大部分工作时间的事情。

  很多时候,尤其是在写工作总结的时候,大家绞尽脑汁把保护成效工作意义写在纸面、写进材料里的时候,时常会去思考平日里所做的工作到底有多少意义?如果曲线救国的道路过于曲线,很容易让人忘记初心。年轻人应该经常提醒自己哪些话是对纸说的,哪些话是对心说的。

        如何吸引并留住年轻人?

  保护区如何吸引并留住年轻人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同保护区情况不尽相同,有体制上的原因,有管理上的原因,也有经费、文化方面的原因。出路也注定不是单一的。我们用4年的时间做了一个尝试,在这里分享给大家,虽然不能照搬,但是希望能对各保护区的情况有所借鉴。

  2014年,四川的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建设共同管理位于保护区最深处的白熊坪保护站。我有幸成为这个保护站的第一任站长,并工作至今。为了解决保护站缺乏年轻人才的问题,我们做了三个尝试。

        尝试1:引进科学志愿者制度

  自然保护是一个扎根基层,但是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并不是圈一块地什么都不让干就能把这片土地保护好。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保护区招到的技术型青年人才很难深入基层保护站工作。而且,自然保护的技术需求是多方面的,保护区很难为每一种技术需求都招一个对口人才,这在用人成本上也不现实。

  我们通过建立科学志愿者制度,招募有一技之长的年轻人前往保护站开展工作,一般会在保护站待7-9天不等。保护站的日常工作和科研工作中都能看到科学志愿者的身影。除去生物类、生态学背景的年轻人,计算机、电子、机械、甚至艺术设计和新闻传播专业的志愿者都能前往保护站贡献力量。

  这种科学志愿者为我们整合到了多元的技术力量。在招募了足够多的科学志愿者前来参加保护站工作之后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什么叫隔行如隔山。

  一些在其他领域已经应用很成熟的技术在林业和生态保护领域却很陌生,那些在其他行业看来并不很高端的技术在保护领域能发挥非常大的作用。比如一名软件工程师仅用了一天时间,就编写了一个小程序,将我们以往用人工识别和手动输入开展的红外相机照片数据信息提取升级为靠电脑提取并批量导出。还有一个志愿者,是电子设备爱好者,简单的几步操作就把我们平时野外巡护用的对讲机应答距离扩大了一倍。

  与此同时,因为每年都会有众多的志愿者在保护站工作,驻站人员的社交面得以有效拓宽。白熊坪保护站成为保护区工作人员与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年轻人交流的平台。驻站工作不再是封闭的,社交面不再是狭窄的。背景丰富多样的志愿者不仅带来了跨界技术,还为大家带来了外面世界的故事。4年间,我们目睹保护站工作人员与外来的志愿者之间发展出了深厚友情,甚至还有爱情。

        尝试2:建立研修生轮岗制度

  保护站如果只依靠短期志愿者运行,那也是不现实的,我们需要一些相对长期的青年人才全方面地开展保护站工作,于是引进了研修生制度。白熊坪的研修生面向的招募对象是科班出身的年轻人,采取全天候的驻站工作模式。

  研修生是保护站创新工作模式的中坚力量,他们各怀绝技,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里负责保护站工作的方方面面。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既需要面面俱到,又能独当一面。

  前面我们有讲到保护区留不住青年人才,年轻人工作三五年之后就有集中离职的现象。对研修生来说,我们采取了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模式,那就是每期研修生只工作一年,每年到期之后就必须离开为下一批研修生腾地方。

  因为从入职的那天就已经定下了离职的日子,所以研修生在基层保护站工作的时候不需要考虑上升空间这种问题,也不用纠结编制问题。他们要做的就是在自己一年的服务期内把本职工作做好,把这一年演绎成一辈子都值得回忆的经历。我们戏称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们的价值观是吸引用好人才,成就人才,但是不刻意留住人才。

        尝试3:开展保护行动型研究

  在保护区工作时间久了容易对工作的价值认同感产生怀疑。如果没有高价值感的工作内容,那么就不可能高效使用人才。背后能支持青年人才在这干下去的重要原因,是有一件能够让他们觉得值得去做的、做成了之后很有意义的事情。

  这件事情就是保护行动型研究,即成果可以直接应用到指导保护区工作中去。在这里简单描述一下保护行动型研究的定义。

  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开展各种科学研究的宝地,其自然资源较好的保留度、地理上较高的封闭性为很多科学研究提供了绝佳的条件,很多学术研究成果也应用到了保护区管理当中。

  开展一些对保护工作有直接指导意义的研究,对年轻人获得价值认同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一些研究不见得能发表好的论文,有时也难以吸引外部科学家的兴趣,但是其积累的数据和研究成果对保护区管理非常有用。有时这些特别有用的研究,对保护区来说又做得力不从心,这时就是体现研修生价值的时候了。

       我们在保护区开展了以下几项研究。

  大型动物尸体分解研究。按常规做法,保护区内发现的尸体需要深埋并洒石灰消毒。我们通过对大型动物尸体安放红外相机,证实了动物尸体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为多种动物提供食物来源。基于这个研究,保护区改变了以往要对尸体进行深埋的处理办法。

  羚牛对大型乔木胁迫研究。很难想象我国会有一种一级保护动物威胁树木生长,我们与地方高校一起合作,通过红外相机监测和建设宽格围栏,做了羚牛剔除实验,将这一问题数据化,有效促进了林业部门重视羚牛局域种群过剩现象。

  大熊猫栖息地大型食肉动物缺失及重引入。以往对大熊猫的保护多是从栖息地破碎化、偷盗猎、放牧、开矿等角度来制定对策。我们的研究,对保护区食肉动物进行细致的研究与分析,促进更多的人认识到能严重影响大熊猫栖息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大型食肉动物缺失问题。

  大熊猫-家犬共患病筛查与家犬管理。家犬容易将高致死的犬瘟传染给大熊猫。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保护区内及周边社区开展家犬疫病监测和管理,说服村民拴养家犬,并为家犬注射疫苗和登记管理,既保证了大熊猫的防疫安全,又避免了大规模扑杀家犬,伤害当地村民的保护热情。

  因为参与了这一系列的保护行动型研究,驻站的研修生对所做工作的价值认同感很高,大部分研修生离开的时候都带着很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都认定自己过去一年做了一些很有意义的事情,而这种感觉,是支撑年轻人留下来工作的有效精神支柱。

  保护区与年轻人之间是一个互相成就的关系,年轻人在这里奉献了青春,理应获得相应的回报。

 得益于保护区与NGO共建共管的模式,我们得以为年轻人提供更宽广的平台。年轻人获得的,不仅是在最好的年纪里,在最美丽的大山中工作一整年的机会,还会获得推荐信、志愿工作证明、在各种媒体、各种公众场合来分享自己山中生活的机会。有的年轻人走出去后凭借这段经历申请到了更好的工作,有的前往世界一流高校深造,有的转变了身份继续在保护行业工作。

  总之,保护区缺的不是年轻人才,而是用好年轻人才的办法。深入了解新时代年轻人的内心需求,引进多种工作模式,不拘泥于形式,互相成就,保护区终究会成为年轻人施展拳脚的大舞台。(作者: 刁鲲鹏 文/

 


上一篇:我的“林缘”

下一篇:2802,心中的丰碑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航天大道59号 局办公室:029-85643638(传真) 公众教育科:029-85641795
邮编:710100 电子邮箱:nblgzjy#163.com(#换成@) 陕ICP备14000680号-1
Copyright © 2008-2020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技术支持:西安千网